标签:
杂谈 |
也许,近一两年的国产电影故事片演职员表里,会出现一个新词:剧本医生。
之前我看到的一个词叫作剧本统筹。
什么工作职位是剧本统筹?维基百科的解释是:编剧统筹是整个影视剧作中的主要创作人员。一部长篇剧作的故事提纲与内容构架都由编剧统筹员负责完成,然后再请一部分编剧将整个故事的细节与台词负责全剧编写完成。在日本将编剧统筹称之为“系列构成”(シリーズ構成),此用语主要用于动漫与电视剧。“系列构成”是一种日本电视动画及特摄片制作人员的职位,在由复数脚本家参加的作品中担当统筹任务。也可以说是“脚本的监督”。
在著作权表达上也记作“构成”“系列构成”“主笔人”“撰稿总监”等。
什么是剧本的毛病?剧本的毛病就是不能形成对观众兴趣的吸引,话说像一个姑娘没人爱。好剧本是大众情人,国民之花,人见人爱;烂剧本是长相很困难的姑娘,只有对上眼或者口味重才会爱。
电影故事必须是国民之花。因为观众看电影不需要学历
剧本医生是研究观众兴趣的专家,应该具备四种基本能力:
1、了解100年以来电影故事征服观众的基本压力结构和情绪情感曲线运动规律,熟知一波三折的戏剧冲突在电影故事里的表现方式,具有超强的冲突链条结构分析能力,把剧本冲突的分析,细化到每一个冲突的节拍。从故事的铺垫部分开始,可以准确把握哪里是故事的诱发事件,哪里是冲突系列,哪里是有效冲突场景
2、超级剧本视觉转换能力。看电影和看剧本是两回事,剧本很文艺很文学,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未必很电影。出色的剧本医生,就像是一台超级CT,透过剧本文字,可以捕捉到人物的最轻微的鼻息,就像一张蜘蛛网上的蜘蛛,任何微小的颤动,都可以被剧本医生捕捉到。剧本医生看剧本,和看电影成品无异。也许,剧本医生早年间曾经在话剧台口蹲着看演员表演看惯了,文字和想象的转换对剧本医生来说是基本功。没有这个魔障般的能力,要当半仙一样的剧本神医,太难。
3、点石成金的能力。剧本医生虽说可以不以写作为饭碗,但至少他具有相应的创造力。你可以创造不出来每一个细节,但你对剧本最重要的结构点必须如庖丁解牛,烂熟于心。比如,你清楚知道,故事的铺垫部分对不对,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会没有主人公的两难选择的故事始发点;结构的链条在哪里断掉了;人物关系设置的错误对结构的影响是什么;场景有效还是没效,场景精彩度够不够,超长场景是不是“徐缓的紧张”;故事的前提、因果为什么不强烈;人物命运为什么缺乏一波三折的变化;情绪情感活动为什么出不来;危机点出得来出不来;故事高潮力度够不够;为什么有故事没思想;节奏对不对;形象象征系统有没有对不对;
4、电影项目的市场效果预估。高明的剧本医生,不仅可以治病,且可以愈后。根据剧本体质,对愈后市场效果也敢于负责。我曾经想象,最讲究的做法是,根据电影故事的不同生产发行宣传成本,对可能出现的结果作出明确评估预测。如果偏方有顾虑,没关系,咱们封存一个信封,等到尘埃落定,开封看结果。
因此,我断定,剧本统筹不是剧本医生。两个行当,两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