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潜在真实吊挂点
(2014-02-21 09:24:00)国产片潜在真实的表现,是一个比较大的缺陷点。
仔细观察好莱坞的商业片(其实叫做商业片,很不科学,没有那么多的概念,只有好故事和烂故事之分),潜在真实的表现是十分清晰的。
所谓潜在真实,就是人物的社会特征在这个独一无二(人物个性)的角色的突出表现。潜在真实与人物的关系,是冰山结构,即通过人物在有限的电影故事时间线上可见的行动、动作、对白和选择中,看到吊挂在水面下的那些巨大的成因及其合理性。唯有这样的人物,才是个性鲜明、独一无二、高度可信和具有独特吸引力的。
潜在真实的说法,在我的理解中是电影故事针对于小说的容量区别而创造的一个特殊概念。小说容量大,空间自由,任何关于人物的社会、家庭、人际关系、个性特征、心理特点的描写,一般来说是非常充分的。也就是说,小说可以不存在所谓冰山结构,有时间、有空间,你可以全部都写出来。但电影不行。电影只有120分钟,不能像小说那样,把与冲突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水面下”的东西一览无余进行表现。电影需要更加聪明的办法对人物进行铺垫和渲染,让人物以更鲜明的形象加入电影故事的冲突,让观众从饱满的人物身上感觉到故事不一样的魅力。
好莱坞电影,尤其是现实题材电影,其“潜在真实”的特点是非常突出的,所以会很好看。上个世纪美国好莱坞电影70年代后迎来黄金30年,无论是冷峻反映现实的故事,还是众多的表现城市人群温暖情感模式的电影,以及那些站在人性高度进行深刻思考的电影,其中的电影人物都是“潜在真实”塑造方法的楷模。
潜在真实首先是作者尊重生活真实的一种态度。
以电影的方式追求商业目的,是无可非议的市场模式。但是,故事产品必须是我们对生的提炼和感悟,不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可以任意而为的东西。
仅以2013年国产电影为例,年初三部较为成功的《致青春》、《合伙人》和《北遇西》,都较好地把生活真实、时代的特征,通过电影故事的艺术提炼较好地反映在电影故事和人物身上。无论是从郑薇视角展开的残酷的青春和爱情的回忆,还是三个年轻人在创业中的态度分歧情感纠葛,或者是浪漫的异国爱情变迁,都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时代密不可分。在股市人物身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反映出生活的变化和时代的特征。
同样以2013年一些缺乏“潜在真实”特点的所谓商业模式电影故事,例如《我爱的是你爱我》、《全民目击》等,缺乏正是作者对生活逻辑的正确发现和提炼。以至于在这些故事人物的身上,你不会强烈感觉到生活的力量,整个故事的可信度和主题强度都会受到影响。原因是作者过于执迷制造某种商业效果、类型效果而完全忽略了生活逻辑,导致人物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轻飘飘的感觉不到他存在的分量。前者为了制造爱情的迷宫,把爱情变为相互折磨的游戏;后者过于专心制造惊悚悬疑效果,失去了人物最基本的深刻动机。
潜在真实更是最重要的故事结构技术。
如果没有关注和跟随我的研究与探讨,这么说可能会比较难于理解。是的,潜在真实是好故事最重要的结构技术。因为内驱故事理论认为,受到观众喜欢的电影故事,一定是能够按照一般观众的故事审美习惯建立起来的正确的故事讲述方法讲出来的故事,一定是可以调动观众生活经验和情绪情感活动的好故事。潜在真实的要求,是让故事人物更加丰满,其动机、选择、行动、反应,让观众看起来就是生活中应该有的样子,或者是根据生活经验进行预期,可以高度吻合甚至超出了预期,更好,更完美。
首先反应在故事铺垫上。好故事的铺垫是故事冲突顺利展开的基本条件,潜在真实的描写有助于人物吸引观众兴趣。《辛德勒名单》开局介绍辛德勒,用了大约30分钟,把那个特殊年代里一个自私自利,带有纳粹政治倾向和一心想发战争财的商人形象刻画得游刃有余,成功吸引了观众,让他接下来在如何在纳粹的种族灭绝政策中做出选择的故事,牢牢吸引观众。
其次,对小说中关于人物的描写,如何取舍,如何利用,如何转化,也是电影故事完成结构任务的重点。还是举例《致青春》。首先说取舍,关于郑薇和林静父母的情感纠葛,大部分进行了省略,但保留了这件事情对两个人爱情关系的影响,让故事讲述围绕有意义的青春追忆进行。再说利用,在小说里,林静的确有自己的情感经历,改编者利用了这一点,把林静去校园看郑薇和邂逅新爱情变成一个新情节。转化也有好的经验,陈孝正回国,小说里变成郑薇的顶头上司;老张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老张对阮莞的暗恋都被彻底改头换面,变成了对电影故事集中讲述更有冲击力的东西。对于小说改编中潜在真实的处理工序,还可以结合故事的伏笔、转折技巧,把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变成巧妙的故事结构里的暗道机关。
第三,潜在真实技巧和对白的生动性密切相关。我们不太善于处理电影故事对白。对白首先要短,短句子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也容易给镜头转换提供节点。我们的对白句子通常是过长和没有特点。另外,对白技巧的最高境界是“说聪明话”,“话里有话”。因为人是社会动物,存在不同的社交层面,面具特征明显,所以故事中的对白应该是符合“潜在真实”要求的对白。
第四,潜在真实还是故事的主题策略之一。没有潜在真实描写的故事,我们发现往往不能完成好故事追求主题的任务。有人会问,故事一定窑有主题吗?是的,一定要有主题,而且好故事的主题必须可以被凝炼成一句话被清晰提炼出来。人类数万年对故事的喜爱,正是因为故事是有意义的娱乐产品,是生活经验和生活智慧的结晶。如果故事不能帮助我们发现对自身的有意义的认识,我们对故事的迷恋终究会逐渐衰竭。而只有当你的故事具备了“潜在真实”特点的时候,主题的提炼才会顺利完成。否则,像《全民目击》,你就是拿来五个子虚乌有的“龙背山的传说”,也抵不上对主人公潜在真实的描写,抵不上一个有说服力的人物动机;像某喜剧作家的一部成功作品之后的一系列“无主题”、“无意义”的喜剧作品,看似千变万化,实则空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