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心理医生对同性恋者的心理咨询建议

(2014-01-24 13:06:26)
标签:

同性恋亲友会

同志母亲

召集人同志母亲

分类: 性别探讨

    前言:同性恋,不再是疾病!无论是同性恋,还是异性恋,这种恋爱的情感,总是那么的美好。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处于同一个地球上,希望大家能够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终归,爱比恨好。洒向人间都是爱……

    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一般会对同性恋者本人说明同性恋的形成原因不明”“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性恋非自身故意所为,同性恋的性取向不再算是疾病,等等。即使迫于社会压力,自己想要改变性取向,现在科学也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当然,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会鼓励同性恋者去积极发展和拓宽自身的整个人格,将来看看效果怎么样。说不定会有所改变,说不定也没有什么改变,都说不准。但是,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人格的健康发展,是生命的主题。

    同性恋者,容易给自己贴标签,说我是同性恋者。这时,我会说:你除了在性取向方面,是同性恋者,你还有哪些特点?在生活中,你担当了哪些重要角色?你的人格特点有哪些?你的人际交往方面,是怎么样进行的?你的学习和工作,……?最终,我会让来访者看到,他除了自身具有同性的性取向,还有很多很多方面的个人特点,有很多需要发展的个人前途。

    我还经常会问同性恋者:你爱同性的什么?他们会回答出各种爱慕的理由。我就会继续鼓励他们:爱谁,你就会模仿谁,就会逐渐地让自己变得成为谁(认同,自体理想化的移情)。这样做,就会增加自信心,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与实现。

    就像异性恋一样,同性恋者也会有很多心理问题,比如,抑郁症神经症,应激障碍,人际关系问题,等。关于这些心理问题,其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式,与异性恋者无异。

    如果要给同性恋者做心理治疗,就像异性恋者一样,治疗目标是促进其人格完善与发展,而不是要改变其性取向。如果做精神分析治疗,治疗师会发现,在他们两三岁的母婴阶段俄狄浦斯期的早期阶段,会存在一些心理发展中的问题,比如,性身份的自我识别,性角色的认同,与双亲各方的互动关系等。解决这些心理问题,旨在完善其人格,而非改变其性取向!

    对于年龄小于18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他从小就具有同性恋的性取向,那么,客观地说,他将来成为同性恋者的可能性非常的大。但是,在心理咨询的时候,我们对于未成年人,一般不下结论你是同性恋。而是告诉他,你的未来发展,有 无限可能性!就像是北方人喜欢吃面,南方人喜欢吃米。那么,北方的孩子,吃面长大后,将来怎么办?有的孩子会继续坚持吃面,拒绝吃米;有的孩子则是,小时候喜欢吃面,长大后,到了南方工作,就开始尝试着吃米,最终他说不定会喜欢上吃米的味道了。最终你喜欢吃面还是吃米,随你的便!你的个人倾向和好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

    在这里,我强调说明:我们不是强行要求孩子去改变他的性取向,而是尊重和接纳其同性性取向的同时,鼓励他发展和拓宽人生未来。咨询的目标是如何让他在幸福中长大,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地去获得更多幸福,而非改变其性取向。

    如果是已经成型的成年同性恋者,在咨询的时候,会针对同性恋性取向相关的一些问题做心理咨询。一般有如下几点:

1、自我接纳;

2、适应社会;

3、关于出柜及其应激与适应,如何告知父母;

4、关于异性婚姻

5、子女收养;

6、安全性行为等。

    作者:主任医师  丛中 博士  20139月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