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情思(选段) 鞠勤
(2017-09-06 09:49:56)
标签:
文化 |
分类: 精彩阅读 |
那个时候,春天的河两岸说不上有多美。可无论清晨还是黄昏,天地总是笼罩在一片金红色的光晕。春风吹过,耀眼的光晕映照着飞扬的沙土,沙土弥漫在空中,混沌而迷蒙。弱水西岸的沙丘上随时能刮起龙卷风,那风一时间可以将所有的沙尘积聚成一条黄色的巨龙腾空而起,景象极是壮观,如后来在课本上看到的原子弹爆炸时形成的蘑菇云。只有这时,才能领悟到一团团淳朴的壮丽——那是原始野性的情恋之美降落到人间了。
河面上偶然漂来几片渐渐融化成薄脆的冰排,旋转在水中。水流很大,河岸也是自然生成,流水绕过一道道河湾,绕过水洼中那刚刚冒出嫩芽的芦苇丛,女神般地飘进河的中央,黑河顿时就展开了一面永恒的旗帜。那旗帜被朝阳映得温暖,于是一整天就这样温暖着。河水奔流不息,慷慨地浸润着这片广袤的田野。正是她的浸润浇灌,才有了这名振古今的乌江贡米和“金张掖”的美誉,才有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意牧场。行走在张掖,才构筑了极为厚重的黑河文化、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等相互交织的丰厚底蕴。
弱水是她的雅称,河道自然流畅,河岸天然雕饰,两岸的树木、庄稼,长势茂盛。遇到夏秋季节,祁连山中突降暴雨,人们扛着早已装好的一袋袋沙石还要抗汛。比之现在,这河的两岸,还有这河建设是越来越美了,防汛的场面是不见了,水的作用越来越大,水量却越来越小。但,有水的日子总好。
我伫立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黑河大桥上,一辆辆汽车从身边疾驶而过。这座贯通东西的大桥,它连接着张掖与肃南两座美丽城市,曾经的摆渡木舟和涉水行走的人们全无踪影,两岸的人们再也无需隔水相望。我站在桥上仰望蓝天,白云飞渡;俯视桥下,波光荡漾。岸上几株老柳,倩影斜横于水中。远方的田野里,禾苗初绿,一派安宁详和的景象。
不远处有飘摇拂动的丛丛芦苇,暗红色的芦苇棒早已藏在嫩绿的苇叶之间。低矮的草丛里传出声声虫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几只花喜鹊扑棱着从河的这面飞向那面,样子很是逍遥。不知谁家的老牛眼神仁慈地看着飞来的喜鹊颤悠悠地在一棵树枝上呼唤着,应答着……我有些醉了。正是这黑河水将这片土地凝结成夏日里张扬而蓬勃的生命,才有了“甘州城北水云乡”之称。
松软的岸边,阵阵湿气迎面扑来,使人神清气爽。恍然间,似有人在低吟“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句。这一刻,我仿佛踏上久远的一艘文化之舟,荡舟于河水堙没不到的地方。轻撒一把如绵的细沙,清清的流沙顺着沙漏似的指缝缓缓地滑下去,仿佛一直滑进那个《诗经》典雅的境界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