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誓(选段)    王宜芳

(2017-09-04 09:51:39)
标签:

文化

分类: 精彩阅读

秋认为,从此就是天长地久的相守。辰良教书,自己下田,婆婆做家务。

她喜欢在这块麦田里劳作,看天上的云朵悠闲自在地随着自己从田那头飘到田的这头,空气中有麦子的香味,青草的味道,风来时,还会送来苦楝花的药香。秋爱极了乡下的田野,真庆幸自己出生在农村,想古人的“采菊东篱下”也不过如此吧。

最重要的,还不是这些,不是生活在哪里,而是看跟谁生活在一起。记得读过的一句谚语:“吃素菜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秋觉得自己幸福的根源不仅仅是在农村生活,还因为她嫁给了她愿意嫁的人。

她总是一干就是半天,不干完舍不得回家,辰良下班回家不见她回来,就来地里用自行车载着她回家。

她认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幸福。

可是,一个女人做农活真是不轻松:庄稼从种到收割,秋只有下雨天是在家的,其余时间都在田里拔草,手上很快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特别是夏天麦收时候,天蒙蒙亮时拿了镰刀下地,一头扎进麦田里忙起来。早晨的麦子带着露水的潮湿,割起来沉甸甸的,每一镰“哗哗”地响着。到了中午累得腰都直不起来,火辣辣的太阳把皮肤晒得生疼,汗水不停地流着,夹杂着尘土,说不出的狼狈。

秋不肯回家吃饭,说是浪费时间,婆婆把饭送到地头,秋在地头的树下啃了两个馒头就走进麦田里。可是天黑下来的时候,一块麦子还没有割完,她的腰直起来就弯不下去,弯下去就直不起来,最后不得不跪在地上,一镰刀一镰刀地割完了整块麦子。然后就倒在割下的麦铺子上睡着了。

她醒来后是在自己的院子里,辰良不知什么时候把她从地里拉回来了。她为自己的贪睡感到难为情,却看到辰良心如刀割的眼神,婆婆也心疼地落泪,用衣襟试着眼泪说“孩子,你来我们家受苦了。”

秋觉得再苦也值得。

可是辰良在暑假的时候却跟秋说:“我辞职了,去南方教书。”

“为啥?”

“那里的工资会比这儿高几倍。”

秋的眼泪下来了:“我们需要很多的钱吗?”

“我们不需要,可是当我黑夜里穿过满地割下的麦子,看到睡倒在麦子里的你时,想起你哥的话:‘她从今后不是我们家的人了,她是苦是甜,是死是活你看着办吧!’秋,我不会离开你太久,5年,我回来,或者带你出去。”

她不能不放她走,她不想让他活在内疚里。

辰良在寒假的时候回来了,给秋带来一笔钱:“等我挣够孩子的教育费,我就回来。或者,我带你出去。”

可是,秋觉得这些钱是抵不上思念之苦的。但是,看到他的开心,她就安心。

第三年的暑假,秋没有等到辰良,来信说是在开暑假补习班。

秋默默等待。

到了第四年的暑假,仍没有回来,连信也没有了。秋忍不住了,便去了地址上的学校,人家说以前有过这个人,但是,早走了。

她找遍了全城所有的私立学校,都没有找到叫周辰良的人,秋知道:如果辰良还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不会没有他的消息,哪怕是他爱上了别的女子,也会来告诉自己不要等他。他是无法回来。

秋最后在火车站坐了整整一天,不得不肝肠寸断地回来了。

回来后她对婆婆撒了谎,是她想了一路才想到最妥当的话了:“我见到了辰良,原来是有了新家,无颜回来,我们娘俩相依为命地生活吧。”

婆婆既愤怒又心疼,可是看到更加可怜的秋,就不说什么了。

既然如此,婆婆还是失魂落地每天坐在门口张望。

院子里长满了荒草,庄稼地里也长满了荒草。秋勉强把庄稼种下地就再也不想管了。

一年后,程如东来征地,办面粉厂。秋家的地并不是靠近公路,但程如东说这块地的风水好,村干部陪着来家商量几次,婆婆和秋才同意。

程如东不但给了租金,还给了秋一份自己选择的工作,还包揽了她们家所有的事务,以及一年前婆婆丧事的操办。

慢慢的村子里就有了传言,说是程如东想娶秋。

其实,秋知道程如东照顾着自己是对她们婆媳的同情,以及对自己租用土地的一种友善回报。所以婆婆去世后,秋就不去面粉厂上班了,为了避开那些流言。

一个人的日子总是凄凉的,秋几次习惯地喊:“吃饭了”没有听到答应声才愣愣地想到:“哦,人不在了。

晚饭后,她继续坐在院子里发愣,屋子里的灯照进大院子里来,院子里的石榴树下,门槛边,都是辰良的气息和回忆。她从辰良想到婆婆,又从婆婆想到辰良……最后,她还是释然了:终老在辰良的院子里,也是一种安慰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