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邻居(节选)
(2014-05-24 21:59:29)| 分类: 精彩阅读 |
著名邻居 (节选)
我和爱人都是市里高校教师,爱人比我还好一些,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专攻现代诗歌研究,家中书柜里摆满了各类诗集和刊物,碰到喜欢的诗歌时,还要即兴地为我和孩子朗诵上几段。说是要普及诗歌,增加我们的文学修养,我已经成形了,孩子可受不了这诱惑。刚上初二,就像模像样地写起“诗”来了,我说这是中毒匪浅,爱人瞪我一眼,一边儿去,朽木疙瘩,看看儿子是谁养的,这叫文学细胞,懂吗?我笑着说,好,你的文学细胞,我不懂,但我弄的细胞,我看你也不懂。我叫陈达,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医学专科毕业后,在乡镇卫生院干了五年,后调回市里进了这所先前是疗养院和护士培训基地,后来兴办为卫生高等职业学院的学校,进修了本科、研究生,职称虽然还是主治医师,但下一步,也准备晋升副高。在学校里主要教授病理、诊断等课程,所以整天跟一些医学术语打交道。儿子不像我,没有遗传我的理科基因,像了他妈了,我看将来也就是一个搞文科的料。
我们两口子这几年也算平稳,生孩子、上学进修、工作、升职称,前年,拼死拼活地趁房价刚涨起来的时候,赶紧在幸福村买了一套三室两厅,一百二十平米,三楼,位置也好,这些都是为了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虽然有十年的房贷,可凭我们两人的工资,还贷款也不在话下。
住进来两年了,隔壁一直空着。这个单元,一梯两户,可隔壁是复式结构,三室两厅两卫,还有一个大阳台,面积达到一百六十平米,我们只有咋舌头的份,想不起,也买不起,也许只有大款才能住得起吧。
不过。说起来,我们倒是在买房这件事上占了先机,一是没有被后来的高房价所困扰;二是这个幸福村是市里的高档住宅区,绿化、物业、保卫,各方面都做得足够好,我们也算沾了光,竟然成了“富人区”的一员。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龙源期刊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