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夜暇思(节选)

(2013-03-27 10:33:00)

       静夜暇思节选

                                                                                       陈 

  

 

浸淫在夜之漆黑中,时间之河正流向子夜,窗外夏日的蝉歌虫琴仍热烈上演。
  我与书桌前两块根植于花盆中的石头对坐,这两块缩微的嶙峋,将曾经的跌宕起伏和风刀霜剑凝固成处子,这个静,却唤起我蜇伏的情感,继而思维盈盈,堆积如山。
  静的思绪,只一刻便纤毫毕现。
  静是朴素而真实的哲理,当白昼的喧哗渐退,夜色茁壮成长之时,静也便姗姗而来。我喜欢静,喜欢躺在静的怀抱里神思遐想,尤其是深深的夜之静。由于没了红尘的纷扰,我的心如蓝天澄澈,缥碧无碍。若再沏一杯香茗,坐于四溢的芬芳之中,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心灵该有多么闲适,多么惬意啊!
  朝晖夕阴,世事浮沉,人生可歌可泣,可喟可叹甚多,我乃凡人,置身俗世,所谓当局者迷,对红尘难免不甚了了。然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夜,静夜,静静的深深的夜,恰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亦如一只天地能容的胃,能将世之一切消化、濯洗,我们倘能对静的追求虔诚如火,便能生长诸多感悟。
  喜静之人,多习惯于对生活的守望。《孙子·九地》云:“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这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来历。其实和平年代的生命,大可不必如此处心积虑,机关算尽,一切的一切,恬淡则好,随缘亦悦。
  相比于做一片飘忽在天空的云,随风而动,又来去无痕,我更喜欢大山,大山坚毅而沉静,质朴却又高大,与灵犀的碧水相伴相守,万年万万年,除非海枯石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每每品读王维的《鸟鸣涧》,我都感慨满怀。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也总令我浮想联翩。
  人世间绝对的静是没有的,我所追求的是心灵的静——太多的争斗对人对己都是一种缺失,一种净洁的缺失。心灵之静,对我来说是何其珍贵。
  现代人都喜欢旅游,我也不例外。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尽管平日的工作总是忙忙碌碌,但其实喧嚣只不过是身体的憩息地,宁静才是心灵的栖息地。
  身居闹市,虽也有乔妆后的绿色,但再难寻“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的景致,毕竟水泥铸就的生活环境,哪有闲池隙地让绿色富有个性和诗意地生长?纵使公园里有林木翳立,却也无不皆是病梅残柳。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龙源期刊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