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安平散文选(节选)

(2012-11-14 17:26:11)
标签:

墨邦博客

杂谈

分类: 精彩阅读

       李安平散文选节选

                                                                                          李安平

  

 

  豆  腐 

 

  在乡下,豆腐的地位很特殊,它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老人曾传下一幅春联:有酒有肉有豆腐,无事无非无账户。横额:过年。打我小时记事起就常常在心里暗诵这幅对联,不仅觉得有趣,而且觉得有种踏实感。有酒,有肉,有豆腐;无事,无非,无账户;过年。这些最朴素、最真实、最基本的生活底线在农民的期盼中就是最奢侈、最理想的生活了,除此似乎就别无所求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幅对联有了更深的理解,父亲去世后,每次暗诵起这幅对联心里都会拂过一丝忧伤,尤其是过年的时候。
  小时候,父亲在生产队的豆腐作坊做豆腐,每天早晨我都会怀揣自己的小洋瓷碗到豆腐坊里去喝豆花,每次尽管都喝一满碗,可是我总感觉从来没有喝够过,仿佛我的幼小的胃从没有被填满过。后来长大了,有时候也想喝豆花,但是几十年过去了,从来没有喝出过从父亲手里接过的豆花的味道。豆花的味道便在我的记忆里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储存了下来,我知道,这其中最核心的是对父亲和童年的记忆。那时候,几乎天天都喝豆花,一小碗豆花盛在碗里,一坨一坨的,那么富有弹性,溢着豆香,含在嘴里享受够了,才会咽下去,全身每个毛孔里好像都是通透着烫贴。我坐在豆腐坊的门槛上,斜倚着身子,手里端着小洋瓷碗,用小铁勺缓慢地剜起一勺,含进嘴里,过上半天,又剜起一勺,从布满灰尘的高窗里射进的晨光落在我的小脸上,幸福极了。作坊的中心,父亲和义民哥两个人系着围裙,一只手插在腰里,一只手摇动着磨浆的小石磨,不时的在磨眼里加磨掉皮的豆黄和水,石磨的声音很有节律,欸乃一声豆浆流,我看着新鲜的浆汁从磨缝里流出来,豆腥味弥漫在豆腐坊里,也弥漫在了父亲的脸上。小石磨每转一圈,父亲都像在唱歌。从那时起,我的命就和豆腐连在一起了。分了队,父亲不做豆腐了,我对豆腐坊的美好生活还是念念不忘。
  在以后的生活里,我心中的美食一直是豆腐。天底下好吃的东西固然很多,我还是固执地喜欢豆腐。我喜欢豆腐的清香,清纯。有时候,妻子买回豆腐放到冰箱里,我会像孩子一样忍不住切上一小块用手拿着吃,每每惹来妻子的嗔怪。有的人认为豆腐应该炒熟了吃,生吃了会闹肚子,可是我一直生吃,凉拌了吃,从来没有闹过肚子。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豆腐命吧。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龙源期刊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