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文化在我区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节选)
(2012-07-12 09:55:21)
标签:
天山论剑 |
分类: 精彩阅读 |
广场文化活动是一种多层面综合性的群众文化,是满足广大群众精神需求,最具影响力、广泛性、凝聚力的活动形式。随着文化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我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文化活动的热点此起彼伏,由单一狭窄的文化需求向多样丰富的文化需求转变,广场文化已成为打造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如何使广场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一、广场文化的特点
广场文化是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满足群众诸多娱乐、休闲、健身的最具影响力、最具广泛性、最具生命力、最具凝聚力的最佳形式,也是检验我区群众文化成就的重要手段,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1、群众自发性。其特点表现为:一是松散性,从各自的兴趣、爱好、需求出发,自发组成松散群体;二是随意性,无固定人员和时间,广大群众可以自愿参加。三是休闲性,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业余生活,在休闲中自得其乐、自我表现的心理越来越强烈,广场文化兼顾了各个阶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通过多种表现形式,以休闲为目的,自娱自乐,寓教于乐,雅俗共赏,老少皆宜。
2、形式灵活性。广场文化除自发的文体活动外,从我区目前情况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为配合重大节日、庆典和政府特定主题开展的特大型的广场文化活动。二是以地方业余团队、各类艺术学校为主,由我馆组织承办的系列广场文化活动。三是以社区为单位,以活跃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为目的,开展小型、多样的广场文化活动。
3、内容多样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地方的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广场文化也越来越展示出其海纳百川的容量,包括了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人文文化、环境文化等,广场文化已成为我区文化的缩影.无论早晚,漫步文化广场,随处可见舞扇子的、打太极拳的、扭秧歌的、放风筝的、跳交谊舞的、唱秦腔的……男女老少,三五成群,他们来到广场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广场文化已成为我区一道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4、广泛参与性。由于广场的公益性、开放性特点,广场文化的参与面之广、观众之多,是任何形式的文化活动都无法比拟的。同时,广场文化既有体育健身、又有艺术表演、艺术展示,既有高雅文化、又有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量,吸引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众参与。
二、广场文化对繁荣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作用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龙源期刊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