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节选)
(2012-01-06 10:39:44)
标签:
卷首杂谈 |
分类: 精彩阅读 |
卷
哦,第二节课就是数学课呀!
我自小就不喜欢数学,对那些阿拉伯数字有一种天生的厌倦,我的语文成绩顶瓜瓜,让人无可挑剔,可数学却很一般般。这使我不但对数学,就是对教数学的老师也是“厌屋及乌”,一看见他们,脑子就乱成一片,理不出个头绪。可是那一个阶段我却喜欢上了数学,迷上了数学,每日里像盼过节盼着上数学课,盼着那个高个子的数学老师快快走进教室。那是因为那个修养很高的数学老师还有一肚子淘也淘不完的故事。他的胳肢窝下不但夹着数学教案,还常常藏着一本故事书。
我是个从小就爱听故事,爱看书的孩子。可是那时候书真是太少了。书店里倒是有书,但大人不给我钱,我只能对着那满书架的书流口水……只要听说谁家有本小人书,我就会厚着脸皮往人家院子里蹭,点头哈腰帮人家干活,拍人家马屁。有一次还帮一个女教师的孩子擦很臭的屁股。哇,他的屎真是好恶心哦,恶心得我一天都吃不下饭啊。我做这些不为别的,就为那孩子手上有一本小人书。我一边为他擦屁股一边甜言蜜语把那小人书“哨”了过来,然后就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嘿嘿……有书可读,有故事可听比穿一件花衣服还高兴啊!
现在,严肃的数学老师也要给我们讲故事了,哈哈,这真是一件比过年还让我幸福无比的事情。
杨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上课时总让我们端端正正地坐好,他讲完课后我们要做几道题来巩固刚刚学过的知识,等我们把课堂作业都工工整整地交给他以后,老杨终于用力地咳几声,慢慢地从讲义夹里抽出一本书,抑扬顿挫地讲起来。
我们都直着脖子,瞪着眼睛认真地听,生怕自己一不注意就漏掉了一句话没听见。但那老杨也确实会折磨我们,他总是在讲到最关键的时刻停下来,弄得我心里痒痒的。
为了每天都有故事听,大家只好拼命学习。老杨很严,数学学不好,听课开小差,作业错误率高的一律不准听故事!
这样今日一段,明日一篇,天长日久,我们就从他那里听到了许许多多让人迷恋又使人振奋的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那一年,我不但饱闻了《红日》《烈火金刚》《红岩》《平原枪声》《苦菜花》等许多精彩的文学著作,也一头扎进了数学堆里,对那些抽象、枯燥的数学公式有了浓厚的兴趣,数学成绩直线上升,在初二那年我还得了一次全市初中生数学大赛冠军呢。
而我对文学的热爱,也来自于那个冬天,那些美妙的故事一直滋养着我,激励着我,使我多少年来一直满怀激情地行走在写作这条道路上。我常常想,如果不是年少时期我那么喜欢书,那么喜欢听故事,不热爱读书,没有那么多的积累;如果不是那个数学老师一个冬天用文学故事来滋养我的心灵,在我的心中培植下一颗文学的种子,我也当不成一个作家,写不出来二十多本丰富多彩有意思的书。
可是现在,我们有钱了,书也多了,喜欢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把精力放在各种辅导班上,学习一些今后考大学能用得到的东西,家长给孩子买的书也都是一些学科辅导,孩子想看一本小说,家长就认为是不务正业,认为小说和文学是没有用的东西。
到了初中和高中更加严重,除了课本家长几乎不允许孩子读任何课外书,前些年做教师的时候,我到许多学生家里家访,在孩子的书架上几乎见不到一本文学的书籍,而那些家长更别提,在那些装潢精美的家庭里,你能见到高档的家具,高档的电器,一整排一整排的衣柜鞋柜博古架,但你却找不到书架,便是找到了,那些整柜子的书都是连摸都没摸过,你见不到任何阅读过的痕迹,书在那里只是一个摆设。
我一直认为,驾驭语言的能力是一个人能力的基础,语言没学好,理解力就差,不明白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能力差,别的学科也学不好。而学好语言,重要的一点就是积累。
而文学的积累,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自己阅读出来的。可以想见,除了教科书,一本文学书都没读过的孩子知识底蕴,品格修养,为人深度能有多厚重?我无法想象这个孩子今后作文能力会如何。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不读书万卷,但起码几十卷书还是应该读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厚积方能薄发,如果我们脑中空空,也就无法写出好的作文,好的文章。
所以,我希望所有的青少年都要像我小时候一样热爱读书。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