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时,你别走开(节选)
王晓玲
一
紫竹的诗文集《风起时,你别走开》代表单位参赛获奖,单位安排庆贺。
先是吃饭,然后唱歌,很常规没什么新意,但大家似乎吃出了气氛,吃出了感觉,笑语喧哗,其乐融融。
紫竹喝酒上头,几杯酒入口,两朵红霞飞上脸颊,如同一圈玫粉水胭脂慢慢漾开,格外妩媚。细心的李翔怕她不胜酒力,提出给她代酒。他和紫竹都是局办公室的干部,比紫竹小一岁,最近刚刚提拔为办公室副主任,人很好,能干勤快。紫竹忙活诗文集时,好多工作他一人包揽,并且主动帮助她校对稿件、整理打印,让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写作中。
财务室的祝大姐笑骂:“李翔,想摘仙桃也不急着这一会!一边凉着去!”大家都笑了,单位的人都知道李翔暗恋着紫竹。他偷觑紫竹,她的脸上只是浮着一抹淡笑,让他无法揣测。
紫竹不善饮,别人敬酒尽力推让少喝,即使这样,作为主角,她也喝了不少,她觉得有点头晕,趁李翔给大家敬酒的空档出了包厢,打算到外面吹吹风。
她刚出包厢,和一个人几乎撞个满怀,这人是元昊的朋友,紫竹和他在饭桌上一起坐过几回。他有点夸张地“哎呀”一声,紧紧握住紫竹的手,边摇边说“幸会幸会”,没容紫竹有所反应,他连珠带炮地开了口:“我刚才还责怪元昊,说给他庆贺怎么能够没有你这样的才女在场呢!嘿,还真把你给念叨出来了!既然赶上了,就一定要进去,好好罚元昊几杯!”说完对着斜对面的包厢门大喊元昊的名字,让他快点出来。
紫竹知道,他说的庆贺是指元昊去掉“副”字,升任民宗局一把手,电视上公示过了。听到元昊的名字以及他也在这个饭店时,她的心好像突然被一只巨手猛揪了一下,发慌剧痛。她挣扎着要走,可此人大概喝多了,不管不顾,拽住她不放,嚷嚷着说:“元昊工作岗位刚刚调整,今天又是他结婚纪念日,几个朋友随意聚聚,你这大诗人既然赶上了,不进去就太不够意思了!”
听说今天是元昊的结婚纪念日,紫竹发慌的心骤然猛跳,仿佛要从嘴里蹦出来,她连忙用另一只手按住胸口。元昊听到朋友的大呼小叫,从斜对面的包间里出来,正看见紫竹脸颊绯红,力图挣开又挣脱不开,他愣住了。紫竹猛然抬头,也看见了发愣的元昊。
紫竹和元昊的相识很偶然。儿子考进了北大读硕士,这对于世代为农、离开土地仍甘于清贫的家庭来说,实在是个可喜可贺的大事。消息传开,家人欣喜不已,亲友脸上有光,就连熟悉不熟悉的家长也带着孩子来登门求教,同儿子交流,有的好友还怂恿我写一本书,把育儿经兜售出来,似乎我家里藏有什么灵丹妙药?
其实,在我心里,儿子考取北大,是家庭和儿子不断努力的结果,我和妻子并没有刻意逼迫孩子必须实现这个目标。再说,儿子虽然戴上了北大的校徽,今后同样面临着就业、成家、购房等一系列现实压力,更别说所处的层面不同了,社会各方面的期望值自然提高了,安身立命就不能像一般院校毕业的孩子那样实际、随意,压力也更大。在他面前同样充满了灿烂的阳光和诸多的不确定因素,需要好好把握,继续努力。何况,儿子在农村出生,城市长大,家庭和成长环境跟绝大部分城市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并没有受到特别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教育,也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禀赋。反而在小学、初中时期调皮捣蛋,给亲友留下了家长疏于管教的印象。好在我和妻子没有放松,儿子在中考、高考前、大学里的每个节点,都能够把握自己,明白了“心里有梦想,脚下才有路”的哲理,终将梦想化为了现实。
不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每个孩子都是可塑之才。尤其是独生子女,因为独享着家庭的所有教育资源,可塑性更大。只不过由于家庭条件不同、认识不同,采取的方式不同,最终结果不同而已。这就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为什么不同呢?我曾跟儿子探讨过对他的教育问题,其结论是如果让一枝多余的树枝任其生长下去,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结果。虽然儿子说,老爸,你很成功!但是,从儿子成长的经历中,我深刻体会到,自己也是陪儿子一块长大的。
当喧嚣的白天渐渐归于平静,喜庆的声音飘散而去时,每每于夜深人静之际、碾转悱恻之时,细细梳理过往的时光发现,我并不是一个很称职,或者说完美的父亲。儿子出生时因工作不在身边,三天了没问孩子的性别是男是女?好多天回一次家,儿子缠得紧了就烦,直到儿子上了小学后,才给正式起了个名字。这期间,妻子把全部身心都放到了儿子身上。儿子从出生到小学三年级,我在乡里工作、西安进修,妻子一边照顾孩子,一边还要打工补贴家用,非常辛苦。尤其我在西安进修期间,一家人还住在平房里,一次家里自来水管冻裂了,厨房、小院里一片汪洋,搞得母子俩泪水连连、手足无措,幸在朋友的帮助下,才搞好。此后,我调到城里工作,一直到儿子上大学,孩子的吃饭穿衣,乃至家庭作业,我基本没操心。妻子好强,一边打工、摆摊,一边照顾儿子的生活、学习,时常为儿子不听话受外人气、遭老师训斥,流了不少泪,付出了全部的心血和爱。这一点,倒是儿子离家越远、思家愈切时,体会愈深,对父母、家人、对关怀过他的亲友的感恩之情愈浓。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龙源期刊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