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寺塔和一个王朝的印记(节选)

(2009-11-09 15:08:30)
标签:

历史

山川

人物

杂谈

分类: 精彩阅读

一个寺塔和一个王朝的印记(节选

                                                                    汤如浩 

 

    这是一个叫做圆通的古塔,现在,它在圆通寺一群红瓦白墙的仿古建筑的簇拥中,与水泥土坯各种材质民用和公用的建筑一并站立,在河西走廊中部一处名叫六坝的千年小镇,格外的醒目、高耸、挺拔,于繁华小集镇热闹的吵嚷和喧嚣之边,车水马龙的熙攘与繁华之中,似一位世外的高大的巨人,眼眸深邃,神情淡定,向没有边际的远方翘首张望。灰暗低沉的云气和空旷辽远的大地上,突兀是一种惯常的姿态,而俯瞰的形象几百年如一,内里似乎还有几百年前的些许影子存在,宽恕、隐忍、内敛,不事张扬,甚至有一丝的孤寂,一丝的落寞,一丝的张皇。我不知道我这样的解读是否牵强,但每当朝霞彤红抑或夕阳西下的时候,在一个很古旧的影子的笼罩下,看高耸的塔影探身于低矮的房影之外,覆盖树影花影,斜斜地映在地面,我这样的感觉就分外的明晰 。
  关于这处寺塔的缘起,《甘州府志》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圆通寺,在六坝堡,宋徽宗敕建。明天启年整修,清顺治十七年、康熙三十六年两次重修。雍正七年修塔,乾隆四十三年又补修。塔原高七丈余,增高为八丈余,周围一十一丈余,配殿廊房俱照旧加增。”在猎猎的寒风中,我仰望高远的天空和这座憨态可掬的古塔,一种清晰的镜像就明白无误地射入眼眸。这是一座砖、石、土混筑的喇嘛教塔。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塔通高23.37米,由塔座、塔身、塔脖、相轮、华盖和塔刹组成。第一层塔座和第三四层须弥座四角之上各设小塔一座。须弥座上面为覆钵体塔身,其上为塔脖,塔脖之上有相轮13重,又称十三天,相轮之上有圆形华盖,围绕着铁流苏并等距离悬垂铁制风铃36个。根据以上史料的说法,我们可知,圆通塔始建于1717年,这样说来,这座塔,在风雨的侵蚀中,也已经伴随着千年古刹圆通寺默默的挺立数百年了。数百年的时光足以销蚀一切,包括山川、河流、大地,更包括生命的无数次轮回。其中关于历史和人文的许多猜想和感慨,我在此文中也就不多赘言了,因为那必将又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而关于此塔此寺,我又有着过多的疑惑和不解。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