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岁月无痕梦有痕(节选)

(2009-10-10 09:28:54)
标签:

天山论剑

杂谈

分类: 精彩阅读

 岁月无痕梦有痕(节选

                                                              吕志强

 

 

    读熟人的书,心里总会不知不觉泛起阵阵暖意。阅读政保的文章,与阅读政保的人一样,都让我感到特别亲切。
  政保和我都曾在新疆当兵,尽管我们是到兰州后才相识,但我总觉得新疆才是我们结缘的真正纽带。当我把许多梦想和眷恋留在新疆那方热土,又带着许多憧憬和惆怅,沿着丝绸古道一路东行,来到黄河岸边的这座城市时,我还常在梦境和现实中努力找寻新疆的痕迹,哪怕是一句新疆话、一杯新疆酒、一段关于新疆的故事,都能让我感到不可言说的欣慰。
  政保是从新疆走出来的军人,现在是一位专职的文学编辑。他过去工作过的塔城军分区,我曾经在那儿当兵锻炼过一个月,边防连的干部战士是让人一想起来就感到亲切的人,一如政保。他现在工作的单位——《西北军事文学》编辑部,也是我特别感谢的地方,七八年前当我不自量力学着写些类似小说的东西时,是这里的老师给了我莫大的信任和鼓励。遗憾的是我辜负了他们信任和鼓励,怎么也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只好无奈地放弃,所以尽管调到兰州快两年了,却始终没有勇气走进编辑部那扇亲切的大门。后来有缘认识了政保,他的谦虚、和善、宽厚,可能都是承袭了编辑部的传统,让人不能不感到特别亲切。
  最近,政保的散文集《岁月留痕》出版了。拿到他这本新著,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当我轻轻掩上那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书卷,那种亲切感更加强烈,书中那些我熟悉或不熟悉的地方、人物或事件,都令我回味良久。我对自己说,政保是用心写了一本有味道的书,我也应该用心去体会他埋藏在朴素文字中的深意。诗无达诂,文章也是如此罢。阅读政保的作品,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视角和评价。我不耽浅陋,谈点自己的读后感想。


  文学,是值得我一辈子仰望的一方精神圣殿。尽管我不懂文学,但我知道要永远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与敬畏,因为正是有了千百位文学家的辛勤耕耘,正是有了无数能够点燃人类心灵灯火的经典著作,古往今来的人生与历史,才增添了许多绯红的亮色和深沉的力量。
  文学是人学,而人是生活在大地上的有血有肉的精灵。
  人的双脚不能离开大地;文学的根须要深扎于生活的土壤。
  古今中外许多前贤这样论述过文学的本质和意义。
  政保是个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军人,又是一个真诚对待生活、善于提炼生活的作家。这是我读了散文集《岁月留痕》后一个很深切的感受。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生活的磨砺,更不能否认生活的馈赠。如果没有承载无数悲欢聚散的生活舞台,那世间的一切都将是一场虚无,文字、文学、文化也就无所依归。有生活才有文学,这是谁也无法抹煞的事实。政保从湖南的一个小村子一步一步走向外面的纷繁世界,从基层连队一步一步走到军区机关,从新疆边陲一步一步走进省会城市,即使这个过程可以用两三句话来概括,但我想这其中的曲折起伏、酸甜苦辣,又岂是一两部书能够道尽?
  好在政保不仅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还有善于体察生活的敏锐心灵,更有能够还原生活、超越生活的写作能力。他描摹平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特别细致入微、入情入理、真实切近,读来让人回味无穷,感觉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人、事。
  政保笔下的书法家干作余、军校教员孙华昌,都是我比较熟悉的人物,他写到纸上的形象,与我印象中的形象大致吻合,而且让我从他的文章中了解到许多他们工作、生活中的感人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当然也应该涵盖着所谓文章的成败。政保这样描写干作余的古道热肠:“作余兄知道我的散文集快要出版,放下手中的活儿,专门为我写下一幅‘书道千秋’的书法作品,以示祝贺。……见我非常喜欢那幅字,准备收进我的书时,他又亲自带我到南昌路的‘羲香阁’字画装裱店,帮忙,又请专业摄影师帮我拍照。”政保这样描写孙华昌的厚道宽容:“有一个他自己全心全力做了十年的课题被人窃取获了奖,最后由于正义之声才不得不把华昌的名字放在最后一个,而当事人却因此耿耿于怀设计陷害华昌损害华昌的声誉,华昌对此也仅仅只是不理会。……他与世无争,谦卑忍让,处处苛求自己,总以为是自己欠了别人的,所以总是为人利用为人欺骗为人伤害却毫不改悔,依旧傻乎乎地为着他人忙碌,傻乎乎地无私地竭力帮助他人。”最是细节动人心。当生活着的人自觉或不自觉地上演着人生的悲喜剧时,许多动人心魄的细节被大而化之的“生活”概念覆盖、湮没掉了。好在这世界上还有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他们凭藉聪慧的眼睛、敏感的心灵和睿智的头脑,发现和升华了生活中那些被覆盖、淹没的真实,留给人们无限的感慨、思索和启迪,才使这平凡世界与平淡人生有了深刻的内涵和超常的活力。所以我们有一万个理由,要感谢像政保那样立足生活、摹写生活又超越生活的文学艺术创作者们。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