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首 语
冉正万
很多人其实没搞懂先锋和后现代的区别。他们把两者混为一谈。先锋和后现代其实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先锋在每个时代都有。比如表现主义,自然主义,所有这些,最初都是以先锋的姿态出现的。与此同时,先锋和现实主义并不是对立关系,在最高点上它们是一个东西。比如卡夫卡的文字,不正是戳到了真正的现实?就文学而言。先锋是最真诚地、最接近地抵达那个时代的真实,是那个时代叙事艺术的集大成者。是拍下了灵魂深处的风景的针孔摄相机,有一种浩然正气,但从不佯装浩然正气。那些“故意”让人读不懂的文本不是先锋,而是受了后现代叙事方法的影响。这是拾人牙慧,是对先锋的最大误解。是小看了读者,也轻贱了自己。写作不过是炫技。
据洪治纲考证,先锋在文学艺术中真正地形成一种具有相对稳定的概念,是在20世纪初期以法国为中心的“先锋派”思潮的全面兴起的时候。而最先将“先锋”和激进的艺术家联系在一起,则是英国理论家圣西门。他说:是我们,艺术家们,将充当你们的先锋。因为实际上艺术的力量最为直接迅捷:每当我们期望在人群里传播新思想时,我们就把它们铭刻在大理石上或印在画布上……我们以这种优先于一切的方式施展振聋发聩的成功影响,我们诉诸于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因而总是要采取最活泼、最有决定性意义的行动。”
后现代主义,是指60年代在后期出现于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潮,最初崛起于建筑和文学领域,后来迅速扩展到艺术、哲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等人文精神科学领域。后现代主义在西方无疑曾经做出过巨大贡献。可那样的经济社会环境都是我们还没有经历过的。
章国锋在《后现代主义:回顾与反思》(1996年《世界文学》第6期)一文中说:“后现代写作不但摧毁了文学业已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定义与规范、题材与内容、作用与功能,形式与技巧,而且使“文学”这一概念本身也变得十分可疑。在当今时代,文学的存在基础发生了动摇,社会生存空间和接受而愈来愈狭窄,其创造能力也大大削弱,新的有价值的作品越来越稀少,昔日文坛群星璀璨优秀作品层出不穷的繁荣局面已不复存在,这与后现代主义文论与写作对文学颠覆恐怕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吧。”
二00九年七月
(阅读本文全部内容,请进入清华大学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