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

(2025-07-11 10:50:56)
标签:

商业银行

资本来源

分类: 时政评论与杂论
商业银行的资本来源?

一般商业银行本身自有资本不够多,除非大资本财团(大财阀),那其信贷运作的资本从何而来呢?有两个主要渠道。
一、储户存款成为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这点大家都清楚。存款本质是银行使用自身信用产生的负债。当储户将钱存入银行时,银行账上记录为“客户存款”(负债),同时获得了可使用的现金或准备金(资产),银行利用存款放贷。同时,银行保留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满足央行要求),剩余部分可发放贷款。
二、商业银行另一个主要资本渠道是从中央银行获得货币,成为其基础货币。一般有以下途径:
1. 再贷款与再贴现
再贷款:商业银行在资金短缺时,可将合格抵押品(如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质押给央行,获得贷款。这是央行调节基础货币的重要工具。
再贴现:商业银行将持有的未到期商业票据(如企业承兑汇票)转让给央行,提前获得资金。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融资成本。
2. 公开市场操作(OMO)。央行在公开市场买卖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证券,向商业银行投放或回笼货币。例如:逆回购,央行向商业银行购买证券,约定未来赎回,短期释放流动性。MLF(中期借贷便利):提供1年期左右资金,要求商业银行投放至特定领域(如小微企业贷款)。
3. 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整
商业银行需按存款比例向央行缴纳准备金。若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可动用的基础货币增加或减少。
4. 外汇占款投放
当企业出口获得美元后,商业银行将美元卖给央行,形成外汇占款,央行相应释放人民币基础货币(这一方式中国在2000-2010年代较为显著)。
5. 央行票据与定向工具
央行票据:央行发行票据回笼货币,到期兑付时则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定向工具(如PSL抵押补充贷款):央行向特定银行提供资金,例如支持棚改、基建等项目。
三、储户存款 与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的区别。储户存款确实是商业银行最重要、最基础的资金来源之一,也是银行得以运作和扩张信贷的核心基础。不过,它与央行提供的“基础货币”在货币创造机制中扮演着不同角色。
储户存款 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
来源 公众(企业、个人等) 中央银行
性质 商业银行的负债 商业银行的资产(如超额准备金)
货币创造角色 派生广义货币(M2)的“原材料” 整个货币体系的“种子资金”
调控方式 受市场储蓄意愿影响 央行直接控制
央行提供的是高能货币(基础货币),是货币扩张的起点。储户存款是银行用基础货币放贷后派生的结果,但反过来又成为银行继续放贷的基础。
四、商业银行货币的派生机制(这对了解银行是如何运作的至关重要)
央行投放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进一步派生。企业A在银行存入100万元(假设准备金率10%),银行留存10万准备金,放贷90万给企业B。
企业B支付90万给企业C,C将钱存入另一家银行,该银行继续放贷81万……,
最终100万基础货币可派生出约1000万(100万/10%)的广义货币(M2),此为货币乘数。我们必须了解的关键点是,央行控制基础货币,但货币乘数受商业银行放贷意愿、公众存款偏好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不能无限创造货币,受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等监管约束。
通过以上机制,央行间接调控整个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而商业银行则成为货币传导的核心枢纽。
五、总结
储户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血液”,支撑日常信贷和利润来源。央行基础货币是“心脏”,确保整个体系有初始动力和抗风险能力。两者共同构成现代信用货币的双层体系:央行基础货币 → 银行信贷 → 派生存款 → 更多信贷…,这种全过程揭示了商业银行的运作逻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