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存量房产“去库存”说起
(2024-07-02 09:40:35)分类: 时政评论与杂论 |
从存量房产“去库存”说起
目前挽救楼市的重点逐渐落到了“去库存”上来了,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房地产市场迟迟稳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库存”居高不下。会问,为什么会到这一步?原因暂且不表。这当然可以归结到“产能过剩”的头上。
6月7日,高层会议对房地产做了非常清晰定位:“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随后,各项措施的指向基本上是如何尽快去库存,而且力度感觉是越来越大,思路也是越来越清晰。我提炼一下:一是收购存量商品房的主体主要是地方国有企业,收购价格要合理。二是要以“政府指导、市场化来运作”的思路来进行,既要有政府的指导,又要以市场化来运作,最终的目的就是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三这项措施也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此处又是一个“既要……又要…….的提法”。 这似乎是真正的大招。要缓解这个房产大量库存问题,只有政府下场才有可能达到效果,毕竟这个摊子太大了。依靠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等用途,旨在一方面解决商品房库存去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稳住市场的信心。
由此看来,为了稳定房地产,政府将要或已经直接下场了,意味着其政府角色正在转换,由先前土地的提供者变为了现在资产的经营者,或者说原有政府的土地财政已经开始转换成金融财政,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这样一个过程。
这种看似政府行为的市场举措(真不好确凿定义)不可回避的可能存在一些个问题。在正常市场经济运作的框架下,收购存量房产的经济行为应当由谁来做?当然应当由市场来做,然而现由政府直接来做,那连带出以下问题就顺理成章了。
1、这是政府的短期行为,还是长期的运转模式?如果是短期行为能否可以在短期内消化掉如此巨量的存量资产。就目前存量房产的积压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解决似乎难。如果需要长期进行,实际上就就变成了一种模式,一种自我纠错的政策。
2、如果是权宜之计,那资金何来?政府手中拿这么多房子,会不会烂在政府的手里而变为负担。
3、本来应该由市场由民间资本所做的事情,政府做了会不会与民争利?产生“挤出”效益,由政府来做了民间资本就不可以做了,尤其是目前巨量的民间资本寻找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这是不是说明政府的那只“看得见的手”在发挥着作用?为什么不鼓励发挥市场“那只看不见手”的作用来修复房产困局。
4、无论是政府直接下场还是指导国有企业收购或二者兼有,都不得不改变政府的地位和角色,实际是一回事。
自己种下的苦果由自己吞咽,这些收购的存量房产会不会烂在政府手里?不得不让人心存疑虑。
目前挽救楼市的重点逐渐落到了“去库存”上来了,成为不争的事实。目前房地产市场迟迟稳不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库存”居高不下。会问,为什么会到这一步?原因暂且不表。这当然可以归结到“产能过剩”的头上。
6月7日,高层会议对房地产做了非常清晰定位:“房地产业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运行和金融稳定大局......”随后,各项措施的指向基本上是如何尽快去库存,而且力度感觉是越来越大,思路也是越来越清晰。我提炼一下:一是收购存量商品房的主体主要是地方国有企业,收购价格要合理。二是要以“政府指导、市场化来运作”的思路来进行,既要有政府的指导,又要以市场化来运作,最终的目的就是推动存量商品房去库存。三这项措施也是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此处又是一个“既要……又要…….的提法”。 这似乎是真正的大招。要缓解这个房产大量库存问题,只有政府下场才有可能达到效果,毕竟这个摊子太大了。依靠地方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等用途,旨在一方面解决商品房库存去化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稳住市场的信心。
由此看来,为了稳定房地产,政府将要或已经直接下场了,意味着其政府角色正在转换,由先前土地的提供者变为了现在资产的经营者,或者说原有政府的土地财政已经开始转换成金融财政,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这样一个过程。
这种看似政府行为的市场举措(真不好确凿定义)不可回避的可能存在一些个问题。在正常市场经济运作的框架下,收购存量房产的经济行为应当由谁来做?当然应当由市场来做,然而现由政府直接来做,那连带出以下问题就顺理成章了。
1、 这是政府的短期行为,还是长期的运转模式?如果是短期行为能否可以在短期内消化掉如此巨量的存量资产。就目前存量房产的积压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解决似乎难。如果需要长期进行,实际上就就变成了一种模式,一种自我纠错的政策。
2、 如果是权宜之计,那资金何来?政府手中拿这么多房子,会不会烂在政府的手里而变为负担。
3、 本来应该由市场由民间资本所做的事情,政府做了会不会与民争利?产生“挤出”效益,由政府来做了民间资本就不可以做了,尤其是目前巨量的民间资本寻找投资渠道的情况下。这是不是说明政府的那只“看得见的手”在发挥着作用?为什么不鼓励发挥市场“那只看不见手”的作用来修复房产困局。
4、 无论是政府直接下场还是指导国有企业收购或二者兼有,都不得不改变政府的地位和角色,实际是一回事。
自己种下的苦果由自己吞咽,这些收购的存量房产会不会烂在政府手里?不得不让人心存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