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说土地

(2023-06-18 15:44:27)
分类: 时政评论与杂论


话说土地


一个国家的存在要有地盘,称为“国土”,国土国土就离不开“土地”。土地为民之依,国之本,是最大的资产。纵观世界各国的土地所有制政策有异,有公,有私,有部分国有,部分私有等,无一而足,往往以各国的国情所决定。当然,任何种土地所有制都是有利有弊。

农村土地由农户承包,几十年不变,可以看成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土地国有制与土地私有制之间的一种妥协,也只存在于大陆。

任何一项基础工程的建设,哪怕它规模再大,建设难度再厉害,包括土地所有制的障碍等,它的兴建的最原始动力一定归结到一点,即需求,需求是拉到的第一伟力。这种需求包括政治、经济、国防、民生等各个方面。例如青藏铁路的修建其政治意义可能大于经济意义,国家统一的需要。

再举例。

美国在19世纪修建的太平洋铁路——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铁路,被英国BBC评为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七大工业奇迹之一。它全长3000多公里,穿越了整个北美大陆,是世界上第一条跨洲铁路,这条在美国人心目中被看成是奇迹的铁路,在当时的技术、资金、包括土地占有等条件下,建设过程极其艰难。周知其中西段铁路经过内华达山脉地势险峻,是修筑太平洋铁路的最难关。

为什么必须修建当时这条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铁路,是需求。1、政治需求。地理和交通的原因使得西部成了美国相对独立的地区,成为国家稳定统一的隐患。2、经济需求。美国政府意识到交通对于促进人民交流和经济融合的巨大意义,咬咬牙决定修建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枢纽。

  修建过程中困难重重,崇山峻岭、浩瀚沙漠等地理因素,还有劳动力困难。华工 太平洋铁路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面对铁路沿途土地的私有如何办?的确是个难题。好在沿途居民看到了铁路能带来的商机,基本盘是拥护的。当时印第安人的起义已经基本平息,进入到保护区居住。针对私有土地,美国政府通过了一项《太平洋铁路法案——修正案》,规定每铺设一英里铁路,政府赠与20平方英亩土地以及至少每英里1.6万美元的补偿,钱从美国政府发行的公债中支取。重金之下,效果必达。

 太平洋铁路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眼下的作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