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人文主义的关怀吗?——学习亚当斯密《国富论》心得之十九
(2022-06-24 10:20:08)
标签:
学习《国富论》人文主义 |
缺乏人文主义的关怀吗?——学习亚当斯密《国富论》心得之十九
我在上篇——《国富论》与名词“资本主义”——学习亚当斯密《国富论》心得之十八——中提到亚当斯密所指出的:“一个能创造财富的制度就是一个好的经济制度。”这句话。因为在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下,从理论上讲,无论是谁都可以有机会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自己的能力尽可能应用到极致,在自己成功的同以实现把全社会“蛋糕”做到最大化,以追求更加美的生活的目的。
然而,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摆在面前,即这种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全社会中总是接纳着少数的成功者,同时也产生着大量的失意者、失败者,总有那种失落的败坏的情绪在空气中弥漫漂浮着。市场经济这样一个自由竞争激烈的经济模式,尽管给不少怀揣各种各样梦想的人带来机会,但人与人之间设置陷阱,尔虞我诈的情况却也时有发生,自由竞争所带来的失败,破产、人生危途、无数的企业破产,甚至家破人亡,一幅幅的人家悲剧在接二连三地上演,资本主义社会早期的各种罪恶历历在目。这正如亚当斯密所认为的那样:”商业制度本身并不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在赞扬对物质追求的同时,又十分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
且先不论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由于生产力欠发达,社会关系的调整还远远不够,物质财富不充分,各人不平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当时,“成功的人都是相同的,而不成功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同。”社会光怪陆离,充分体现出资本主义早期的不成熟甚至罪恶。即使是在现代富足社会中也会有许多人面临无辜挫折而陷入困境的人群,这种人生经历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在精神层面的挫折和打击也不断让人陷入困境。他们经历着现实中由于市场变化等因素而不断造成的种种希望落空的痛苦,即便他们基本物质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但其精神层面的痛苦依然存在。
有人将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人间“悲剧”现象归结为一种社会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个体差异(包括智力、能力、背景等)当然这些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然而并非能成为一种普遍救赎哲学,其实其有着高度形式化的假定。如果把这种形式填充内容的任务全部交给了每个人的道德责任,显然是错误的和不负责任的。而更多的应当归结为我们社会在促进个人幸福这方面所应当做并且可以做出的努力。这里提出一个问题,即公共权力除了维持”公正行为的规则”之外,它在人文主义关怀方面还能为人类福祉做些什么呢?其核心应当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我始终认为,一个有着不同社会阶层互通渠道并得以相互流动而非固化的社会才是一种良序的社会。给每个人以成功的机会并具有成功上升的通道,都能看到希望,都有预期,才能保持社会各阶层动态的平衡,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具体说,例如,由于种种原因,张三人破产了,他的财富“交换”给了社会,有可能李四接过来了,将财富延续并在他手中得以增长。张三与李四随着财产的互换而使得自身所处的社会阶层也得以互换,从而使得社会不同阶层的总量可能不变,而变化的仅仅是此阶层中的“个体”。当然,这时更多的人文主义的关怀对于张三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时社会的互帮互助,政府创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兜住底线是最需做的。无论你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无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无论你处在社会的哪个层次,都可以得到人文关怀,得到应有的体面和尊重。
所以,即便是针对某些极权主义和官僚制度对个体自由的威胁,那如何把有益于人类所积累的知识得以充分开发利用,自由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将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才是判断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否的重要,甚至是唯一重要的标准。
人文主义的关怀的另外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只有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中,虽然穷人致富的可能性比拥有遗产的人可能性要小许多。然而,也只有在竞争的制度下,前者才有可能致富,且才能凭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掌权者的恩惠致富,才没有任何人阻挠个人致富的努力。对于任何一位怀揣梦想的人以同等成功的机会,可能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人文主义关怀吧。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财富总量不断增加,物质的很大丰富,
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对于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已经有了成熟的分为三个阶段来实现:
1)以获得最大效率的生产力为原则,通过市场经济和一定的制度安排,进行收入的一次分配。
2)以照顾弱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原则,通过税收制度(政府受托使用税收),进行收入的二次分配。
3)以提升人类社会道德水平为原则,通过弘扬善举和实行私人慈善制度,进行收入的三次分配。
这种比较成熟的社会财富分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特定人群的人文主义的关怀。马列主义认为只有暴力革命才能消除不公平,没有料到基于暴力革命的社会主义运动基本都走入困境,而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却通过“议会道路”建立了高福利的发达社会,这很像马克思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所谓“资本主义的罪恶”,是指早期的资本主义片面强调一次分配,忽视二次和三次分配,甚至在一次分配中也有很多不公平(欺诈、垄断等),而导致了严重社会矛盾。做好三次分配对于国家的安定多么至关重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