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4年08月05日

(2024-08-05 08:55:01)
分类: 前尘往事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2024年08月05日 (2020-11-20 11:09:59)[编辑][删除]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文写真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这些年每每乘车路过东城分司厅胡同时,总不由得要多看两眼,因为曾在这里住过两三年,多少有些情结。
      1937年祖父从山西太原奉命调京,先买下地安门拐棒胡同13号,因院大人少,经常闹贼,解放初卖给国家,又买了分司厅胡同5号,三代同堂。5号院有四个院落,我家住东跨院,东墙有个很不起眼的小门,不走正门就能回家,虽然都有回廊相连,但很少去其他院。
      记得一次奶奶要从小东门出去,刚进院就被姐养的澳州黑大公鸡追着叫,那鸡跳起来有半人高,专门啄生人,奶奶操着苏州话嚷个不停,那惊慌失措的样让我们偷笑半天。
      那时我太小,只记得爷爷中等个,偏瘦,上唇蓄短髭,穿长衫,抽烟袋。比较有印象的是过年磕头,各房都带儿女聚在爷爷家,大人孩子二十多口,十分热闹。我父居长,每次都是第一磕头,在玄黄色的丝绒垫上连磕三个,然后是母亲,再依次是哥、姐和我,爷爷奶奶站在前面,总是笑嘻嘻地说,行了行了,起来吧。
      然后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尽是好吃的,但怯生拘谨,不敢多吃。那时爷孙关系不像现在,敢和爷顶嘴,甚至骑爷肩上,爷反倒像孙。
      那时母亲每天骑车去地坛传染病院上班,我不识表,只知长针到9,短针快到6时,母亲就要回来了,门铃一响,我和保姆争着去开门,每次都踮起脚跟使劲拉门栓,也拉不开,最后还是保姆开。
      母亲那辆飞鸽牌女款自行车一直骑到退休,之后我又接着骑,两个把的电镀都磨光了,露出黄铜色,仍很结实。
     那时常爱偷偷从小东门溜出,看做煤球,看爆米花(另有博文),看收破烂,还到胡同口看汽车,为这没少挨骂。
      分司厅胡同小景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有人在自家窗口做起小买卖。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胡同里也有回迁楼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大约1954年,爷爷把这所房卖给了人民音乐出版社,在小经厂又买了一小院,与小叔生活。分家了,大伙各自找房。
      我家先搬到医院宿舍,四溜平房,四个水龙头,两个公厕,每家一间半,涂院长三代也如此。冬天生煤炉,母亲嫌淘灰太脏,每次都把着火的炉子搬到院里,我很怕火烧到她,那是男人的活,母亲都自己干了,后来有了蜂窝煤,就不再搬了。
     我与二姐被送东郊定福庄煤炭部子第小学住校,两周回一次家(后改为燃化部子第小学,现传媒大学所在地)。1958年搬到和平里九区一号煤炭大院,从此告别平房生活。
     这时我也从东郊小学转入分司厅小学读四年级,每月两块钱买张月票,中午坐104无轨到地坛,吃完饭再在供应室睡一觉。那时觉得从医院到车站,好远好远啊。放学后,再坐104到兴化路,从传达室拿上钥匙,坐在楼门口等家人,不敢进家,怕有鬼......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院门口的电表表示住户多少,上图住了15户,下图住了12户,可想院子该多拥挤。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简易的篮球架,挡不住孩子玩的兴趣。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普通院子大门
有人用花盆种大白菜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小学毕业后,再也没去过分司厅胡同,直到最近得闲,才专门在这下车。现在老宅的地方,耸立着11层的宁夏大厦,但变成分司厅胡同13号。网上查,是2004年建的,此前是否有易主,不清楚。
      整个胡同两侧贴了统一灰砖,路面不错,也有路灯,公厕干净,专人管理,至于大门里的脏乱差,不管,百姓说驴粪蛋表面光。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11层的宁夏大厦
宁夏大厦西边有个四合院,是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鼓楼校区)
      分司厅小学原叫东城区二中心小学,有中学部,但现在只有小学,是东城重点。一些家长为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这儿租房上学。挺窄的胡同几乎停了一半车,每天接送孩子时,到处堵塞,拥挤不堪。
   据说有些真正的房主都不住这儿了,有的单位分了楼房,有的买了商品房,尽管平房现在都用了燃气,空调,煤改电,甚至抽水马桶,但总归还有不便。平房改造确实挺难,住胡同的想等拆迁不大可能了,已拆那么多了,都拆了还咋体现京城的胡同文化呢?
曾住过分司厅胡同
      从胡同出来天已黑了,安定门大街还挺热闹,104还走这条线,又添了108,124,特11,还有地铁。
      六七十年瞬间而过,胡同还是那个胡同,但人却一天天变老......一些老事还记得,还能写出来,还能发至博客,至少还不老呆吧,嘻嘻嘻......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重新认识保险
后一篇:三伏晒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