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2021-05-25 13:10:41)
标签:

旅游

分类: 光影世界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岷江国际此行除固定景点外,又增加两个不被为知的亮点,所谓亮点,就是对旅行社或自行者而言,都是首次!在汪老师带领下第一次进入水墨疆山,此前虽有摄影团进入,但都没深入里面看到其真正的精华;二是居然在迷宫般的雅丹地貌看到了神秘的俄博梁喷泉。
      很多摄友就是奔着这两个亮点来的,面对壮美大自然,大伙一遍遍惊呼,一次次美哭--真不敢相信,人间居然有这般惊艳的奇观......
      17号上午10点多,车队进入水墨疆山几公里,在一处雅丹地貌前,老师用手台告诉大家可在近景拍摄山丘,远眺半圆山和三角山(老师起名元宝山和金字塔山),这只是预热,美景还在后头呢。大伙惊愕,这还不算美景?老师说跟我继续走,到里边得把你美哭了!大家兴奋地说,准备好纸巾,跟着邮差老师走!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说起水墨疆山,不得不说老师去年九月来时,在宾馆的一张示意图上看到这个词,很纳闷,水墨江山怎么写成了水墨疆山?
      问当地人谁也没去过,但他们说,听搞地质的说那儿叫塞什腾山,远看山体连绵起伏,层次轮廓清晰,很像幅国画,遂取名水墨疆山。曾试开车,但沙地松软进不去,第二次四驱进去,因地貌复杂,只进1/3就出来了。
    “疆”与“江”音同义异,疆表示疆域的辽阔无垠,江则表示秀水婉约绮媚,俩字份量不一,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茫茫戈壁不可能有水,那就一定是疆山无限,而不是江水秀色柔,一字之差,意境绝然不同。强烈的摄影欲让他不禁窃喜,说啥也得去瞧瞧。于是按图所骥,来到冷湖镇东北方向的一处深山,即塞什腾山。
  在很远处他就震惊了--哇!太漂亮啦!此刻才顿悟水墨疆山之名的真谛!
  这是一片无信号的无人区。地表的沙砾大多呈现黑色,还有墨绿色,深蓝色,橙色,黄色,甚至红色,这些碎石沙砾在千年风沙作用下,以一种平缓自然的过渡,表现出有山有水,有海有岛,甚至还有海藻,非常神奇,简直就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用国画的说法,有湿墨的晕染,有干笔的皴擦,笔笔见功;用国画的颜料说,有藤黄胭脂,有花青石绿,色色俱全。不得不折服起名者--水墨疆山真绝了!
  后来老师说,这些年走了许多地方,见过各式各样的山山水水,通常说某处景观类似另一处景观。现在可以明确说,所有的景观都无法与这里妣美,甚至想不出还有哪儿与此相似,所以说它绝对是惟一的!独一无二的!
  那一刻他激动不已--天下如此的美景,竟然被我发现啦!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这真是一个人不知鬼不觉的奇景,现在百度上搜“水墨疆山”,会出现许多画家笔下水墨疆山的画面,而唯独没有青海冷湖镇塞什腾山水墨疆山的摄影片!
       在水墨疆山里,几乎没有摄影人涉足,能看到玩越野车的车辙,恨不得直上直下很吓人,可以想象,那些越野一族的狂野撒欢儿。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我们从尾车变成头车,老师边开边探路,哪景好就停哪。每次停车,每个角度,看到的场景都让大家啧啧称奇,感叹不已。上一个高坡后,老师用手台告诉大家,最经典的水墨疆山就在你眼前了,大家下车被眼前场景惊着了,连声喊:这就是一幅画呀,也太美了!
  可以说,水墨疆山哪哪都是景,全景接片,高拍低拍,360度转圈拍都行。摄友赵风趣地说,我一下车就TM的先来一梭子,这儿盲拍都出大片。总之,咋拍咋有理,甚至胡拍也胡有理。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远看,蓝天白云,层层云雾缭绕在山间,明明大晴天,哪来的云雾呢,就是因为太逼真了,眼睛发生了错觉,其实就是山体本身的颜色。座座山都层次丰富色彩鲜亮,但每座又都不同。脚下全是碎石沙砾,以黑石为多,都是多边形,有的甚至像刀片,片片重叠非常锋利,可随时扎破轮胎穿透鞋底,沙石下则是细腻的黄沙,岩层疏松,软硬相间。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下图是水墨疆山拣回来的黑石,都是这种多边形很锋利的石块,在北京想找点这种黑石还真没有呢。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这是大自然的功力,千年狂风不断地将巨石一点点剥蚀风化,形成的碎石又变为了砂粒,砂粒继续在风作用下,聚集附着在奇异的山体,就形成了各色山峦。
       我们过去总说风景如画,而站在这里,你会怀疑,应该是画如风景啊,难道古人的千里江山图是看着这儿画出来的吗?
       老师带大家围着“大海小海”绕了整整一圈,很多地方他也第一次见。那天天气给力,据说要是碰上当地强烈季风,飞沙走石人仰马翻,那将是非常恐怖的。
       老师在这儿最爱说的是--漂亮!但漂字必须是爆破音,是在肺里憋半天后挤出来的漂...漂...漂...漂--亮!
        每到一处,摄友们就惊呼--太漂亮!美哭了!有人说,老师不带这样的啊,跟着您尽让我们哭,纸巾都没了。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青海柴达木环游水墨疆山(1)
       因时间紧,下午四点前必须离开,元宝山和金字塔山绝对去不成了,否则天暗下来会迷路。这里无信号,山与山似又不似,回路完全要凭记忆,四辆车多少也走了些重路,但总归在天黑前上了公路,这儿太阳落山8点半。
       再说两句,老师一直打算穿越元宝山金字塔山,想看看那边啥样。回京一周,又组织了6人三辆车,五一从北京出发,走内蒙新疆大海道又奔了青海,在水墨疆山扎营住了两晚,不仅拍了圣景的朝阳晚霞,和许多不曾见的大片,还拍了“星拱”,片子上圈后,把大伙馋坏了,有人彻夜未眠......老师至今未归,现还在玉树萨普神山呢,海拔4800,住藏民家,睡睡袋,吃降压药,有点玩命吧--好个老顽童!祝愿您,一路平安,早日回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