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与泡沫:写在人生边上

(2006-04-12 08:08:42)
   吃饭的时候,和老白的妻子一起聊天,话题不知不觉转到美术上。
   没办法,谁让她是上海美院出来的呢,不离本行,是爱岗敬业的表现。
   据说,现在国内的美术市场,火的不得了,所以混美术的人,谁都不愿意出国受穷。
   尤其是现在的中青年画家,已经成为了新宠。
   为什么呢?因为知名画家的作品,数量太少,很难得手。
   于是所有暴富起来的企业家,从上海、江苏和浙江,纷纷涌到中青年画家的队伍中淘金,把价格炒得水涨船高。
   据说,上海画家最大的客户,不是老外,而且来自金华的企业家。
   这说明时代的确进步了,从火腿进化到了美术,从物质内化到了精神。
   反正都是EASY MONEY,钱来的容易,买点画,挂在家里,那是有文化的象征。
   挂明星照,那是小孩子的玩意。
   而且,画这种艺术品有的是用处,比如走门路,比如洗钱,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却是大家都心里明白。
   其实这种现象,也不仅是中国独有。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几乎全世界狂收购,欧洲印象派的、现实主义的、超现实主义的,以及立体主义的,都成为抢手的目标。
 
艺术与泡沫:写在人生边上
    这就是莫奈最著名的《印象.日出》,也是印象派名字之由来。
 
   据说最盛的一个月份,光欧洲绘画进口,就达到6、7亿美元,那才真叫挥金如土啊。
   日本人懂个屁画,还不是工具而已。比如你想拿块地,买幅梵高的话,动辄几百万美元,去掉两个零,卖给土地部门的官员,然后就OKAY了。
   当然,你如果真的喜欢,再加两个零,买回来就是了。
   在中国,这套规则更加灵活,官员那里,往往也是一个最重要的中转站。
   梵高其实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画家,那个时代出了很多著名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比如莫奈、马奈、塞尚、高更、劳德累克、毕沙罗等等。
 
艺术与泡沫:写在人生边上
 
 
   虽然印象派这个名字,就来自莫奈的一幅画,但奇怪的是,自己还是喜欢梵高多一些。
   为什么?大概喜欢他画笔下的金黄色吧,法国南部阿尔的阳光下,那一片金灿灿的色彩,总是充满着别样的魅惑。
   就象海子的诗歌中,同样灿烂的麦田一样。
 
艺术与泡沫:写在人生边上
 
   可惜,我喜欢的这两个人,最后都一样走向了同样的末路。
   或许正如梵高的传记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吧,渴望生活,与渴望燃烧之间,距离很近很近,触手可及。
   日本人为什么喜欢梵高的作品?
   我个人猜测,或许是因为,日本历来是个崇拜太阳的民族,比如国旗,而梵高笔下的金黄色,容易激发日本人的感情吧。
   由于日本是个岛国,多雨,因此崇拜比较少的东西,也是正常的。
   此外,日本人对于勇于自杀的人,也是充满敬意的,合乎“武士之道”也。
   而且,从艺术上讲,梵高后期的很多绘画,受到日本浮士绘的影响,可能也让东瀛人觉得有些亲切感吧。
 
艺术与泡沫:写在人生边上
 
 
   总之,我倒不觉得梵高的《加歇医生》,真有那么高的价值,但艺术云者,幻象总是难免的。
   中国的这一轮泡沫之后,能留下来什么?大约能有半个梵高,也就不错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希望现实更乐观一些,呵呵。
 
艺术与泡沫:写在人生边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