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德重建实验和儿童教育

(2012-10-17 07:02:11)
标签: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道德重建

界线

分类: 故事与儿童教育
  按:本文是根据道德起源系列实验的故事,展开的戏说,是一系列博文的之四。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老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故事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书接上回,心理学家为了研究道德的起源,利用五只猴子做了一个非常实验,在上次基础上,改变了某些实验规则,变成了道德重建实验:
  
  实验人员对猴子们的争斗不休感到不安。为了重建道德秩序,他们决定继续供应香蕉。
  
  一天,正在混战的猴子们发现头顶多了一串香蕉,它们其中的一个A不顾身上的剧痛,把香蕉摘了下来。于是久违的甘露出现了,未曾尝过甜头的猴子们先是茫然失措,继而争先恐后的加入冲凉的行列。香蕉反而被遗忘了。
  
  当猴子B、C、D、E发现A在享受淋浴的同时还吃着美味的香蕉,嫉妒心使它们暂时团结起来,共同K了A一顿,将A吃剩的香蕉夺过来,但是,此刻的香蕉成了匹夫怀里的宝玉,得到它的猴子虽然可以享受美味,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实验人员不断放入香蕉,却发现战斗比以前更激烈了。分析清楚原因后,他们用木头做了一个假香蕉扔进了笼子。此时猴子们已经学聪明了,它们知道触摸香蕉可以享淋浴,而试图独占香蕉则会遭到痛扁。
  
  于是,一个新的现象出现了,当猴子们有冲凉的需要时,会有一只猴子将香蕉拿起来,而当它发现有遭到攻击的可能时,它会马上放下香蕉逃到一边去。这样,猴子们都能冲凉,但是又不至于再像以前那样N败俱伤。
  
  没有猴子发现那个香蕉是假的。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比如,对婴幼儿的教育,家庭监督的作用很大。如果在家庭中,所有成员不能就界线达成一致的认识,那界线也就无法成为界线。参见《
撤掉祖辈保护伞的实用技巧》。
  
  在一个问题较多的家庭,比如没有正常的位阶,或只依靠简单粗暴的棍棒教育,或各位家长拥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则家庭必然处于不稳定状态,相互之间的指责、对立少不了。当某天孩子,相当于道德重建实验中的猴子A,做了所有人都认为不应该做的事情,家人出奇的团结起来,认为孩子不能再这样了。于是,孩子问题成了众矢之的。参见《
案例分析:孩子当着外人和你顶嘴》。
  
  当孩子再次进行尝试的时候,情况并没有好转,反而变成谁犯错误,谁就可能成为“千夫指”。当然,不排除由于惯性或想再度挑战界线的底线,总想尝试和争取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利益。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形,大家反倒会遵守一个共同的约定,并尽可能相互监督。这样虽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但至少家庭相对处于稳定中,也比以前有序了。参见《
立界线别忽略祖辈死角》。
  
  当尝到共同的约定的好处,家庭就有了动力去制定新的界线,要求每个人都需要遵守。同时,也恰恰因为一个界线,变成了家庭共有的界线,而非是针对某个个体的,此界线被执行和贯彻的很好,那怕最后“香蕉”变成了“木头香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和道德重建实验一样,每个人怕被“攻击”而遵守界线,但也因为遵守界线而没有遭到攻击。
  
  对于一个真正的家庭来说,我们没有必要学习猴子,毕竟他们只会靠直接经验来获得认知。人作为最有智慧的动物,要知道吸取前人的经验,在儿童教育上更是如此。面对和“小太阳”一般的孩子,家长要统一教育理念,别等孩子出现问题了,导致处理方式不一致而让孩子抓到“空子”,以至于多次以后,孩子会找到对付家长的最好武器。参见《
科学育儿,别被专家闪了腰》。
  
  另外,当一个家庭为某个成员单独制定规则的时候,很容易变成道德沦丧实验中的猴子HERO,很容易失去平衡而使每个人都只想获得自己的利益,从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破坏规则和挑战界线。所以,父母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别要求孩子能做到,就算孩子在压力和武力的胁迫下,可能有预期的效果,但有一天,比如到了青春期,他们会更猛烈的爆发。参见《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
  
  也许,有朋友会说他们家庭教育理念还算一致,可孩子为什么总去挑战界线?其实,这是孩子的正常表现,他们总想去尝试一些,以展示自己的成长力量。同时,这也是一种权利斗争,如果家长能温和而坚持,那孩子在直接体验后,就非常明确知道家长的底线在什么地方,他们会和猴子一样,学会根据结果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遭到“攻击”。参见《巧立孩子界线的十条军规》。(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著有育儿书籍《生活场景中的教子智慧

 

  相关故事系列:

  《道德沦丧实验和儿童教育》         《阶级起源实验和儿童教育

  《道德起源实验和儿童教育》              电梯原则和金字塔原理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一盒巧克力少了一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