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绘本我的兔子朋友儿童教育父母教育孩子心理家庭教育育儿技巧育儿 |
分类: 儿童教育 |
对于绘本《我的兔子朋友》,我想,许多家长都不陌生,这是一本比较经典的儿童阅读书籍。其内容简介说:我的兔子朋友很好,但无论他去哪里、做什么,肯定惹麻烦,不过他依然是我的好朋友……。这是一个关于宽容的故事,在令人欢欣的图画背后,含蓄地表达了关于耐心和忠诚的主题思想。
如果家长按照《我的兔子朋友》的作者思路去讲,也就是说照本宣科的讲,对于这本书来说,也是可以的。在给孩子解读的过程中,孩子确实可以知道好心办坏事,朋友之间也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事情,所以要学会对别人宽容。这对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也知道对一些小朋友之间的问题,应该如何相对正确地去处理。
可是,当给孩子一次次地按照“宽容”这样讲《我的兔子朋友》,就非常地美中不足了。其实,这本书是很好的生活问题体现,完全能让孩子从中学到大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父母再讲解的时候,岂能白白浪费生活化教育孩子的机会?大家别以为“正式”的传授知识才是教育,在孩子玩的同时点滴的“暗示”才能真正寓教于乐。
这样吧,我井中月节选绘本《我的兔子朋友》中很典型的一页,大家看看怎么引导和教育孩子?
在这页上,描述的是兔子为了够树上的飞机,利用各种动物朋友搭了一个“人梯”,最后举着松鼠,松鼠举着小老鼠去拿飞机。可是,这个“人梯”倒了,所有动物朋友都对兔子有点意见。
所有成人对使用物品做登高的架子,是非常熟悉和很自然的,理所应当的都会把大的、重的东西放在下面。可是,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孩子并不明白的,他们必须经过真正的“实验”才能明白。如果大家看过幼儿玩过积木,一定是深有体会的:假设孩子没有经过尝试,他们是很随意拿起一块积木来搭高楼,不管这块积木是否比下面的积木要大。
针对《我的兔子朋友》中,大动物不在“人梯”的下面,那这个梯子一定是不稳的。所以,家长此时就可以让孩子仔细观察那个动物大、那个小,进行大小的比较教育。同时,在说明兔子很聪明的情况下,提示孩子为什么“人梯”会倒,且如何搭建“人梯”就不会倒。当然,此时家长拿出积木进行实时示范,效果会更加理想。
那对这一页,就解读到这里就完了?呵呵,如果家长只能走到这里,也算不错,但依然不是很完美。这样吧,我先摘录一个流传甚广的微博,给大家放松一下:鲁豫采访精神病院院长,问怎样确定病人是否治愈?院长说:“其实很简单,把浴缸注满水,旁边放一把汤匙和一把舀勺,看他怎么把浴缸腾空。”鲁豫惊奇:“真的么?哦,天哪!正常的人应该使用舀勺。”院长答:“不,正常已治愈的人,会把浴缸的塞子拔掉。”
如果大家看懂上面的小笑话,是否能察觉一点,能猜出再怎么给孩子讲?记得我井中月当时问孩子,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从树上拿到飞机。孩子说可以拿一个梯子,我说:“非常好,虽然兔子已经很聪明了,与其去搬那些很重的动物朋友,还打扰别人睡觉,你想到只拿一个梯子,已经比兔子聪明且不妨碍其他人了。那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当时,孩子的妈妈也在我讲故事的现场,令我夫人惊奇的事情终于按照我的预期发生了!孩子说:“兔子真笨!直接让小松鼠去把飞机拿下了不就得了?”这也说明,孩子观察到这一群动物中,松鼠是会爬树的!
给孩子讲故事,既是一种游戏,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模式。对于孩子,家长不要在乎孩子知道多少知识点,而是要让孩子学会关联和运用。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孩子真正喜欢上学习,并获得积极的自我肯定和评价,以及产生学习的愉悦感。这就像你以前给孩子进过松鼠的生活特性,孩子自然知道怎么利用松鼠的爬树本领。所以,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方式,让孩子“自己”发现最简单、最省力的方法,岂不是以后他们在学习中,也知道怎么“偷懒”?
读书不能死读,这和家长怎么看育儿书一样(参见《教养坏习惯:照着育儿书养孩子》),假设家长不带着一种思考的眼光去看这些儿童绘本,并在观察自己孩子的基础上,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找到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同时,如何读书对孩子而言,怎么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以及从中学习到自己应该掌握的事情,避免遇到后不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所以,照本宣科是不可取的。(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儿童教育文章:
《了解社会从了解父亲工作开始》 《孩子未来成功基础是人际交往》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要求孩子去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