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冤狱和培养“公认”的好孩子

(2011-09-14 07:12:02)
标签:

故事

好孩子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家庭教育

育儿技巧

育儿

分类: 故事与儿童教育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故事,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大家看文章虽然轻松,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在澳洲,费力与他的合伙人佐治在墨尔本做进口生意,赚了很多钱。有一天,费力发觉银行户头的账目不对劲,一大笔应收款项不但没有存进去,剩余的钱反而取走了,他在吃惊之余,急忙寻找佐治,佐治却失踪了。

  

  正当他忧惧不安时,佐治的妻子带来警察,将费力带回查问。说他有杀害佐治的嫌疑。这桩谋杀案经过长期审讯后判费力有罪。因为找不到尸体判以误杀,刑期20年。费力坐了20年牢之后,终于被放出来。他出狱后,用尽一切办法寻找佐治,终于,他找到了。原来佐治一直躲在南非。佐治当年失踪,原是带情人卷款潜逃,他背叛了事业上的合伙人,又趁机甩掉了不肯离婚的妻子,与情人在南非过起了新生活,即使明知费力含冤入狱,他也闷不吭声。

  

  费力找到佐治后,花了一番工夫将佐治带回墨尔本,带到当初起诉他的警察面前,说:“看,这就是那位你们证实我杀了的佐治。”说罢,他突然拔枪,在众目睽睽之下射杀佐治。

  

  “这个人反正是我杀死的。只不过我预先服了刑,现在才实现我的罪行。”当全世界的传媒去给费力做访问时,他述说他的心态:“我受冤枉20年,当年警方为了证实他们英勇破案而举证我,佐治之妻为了掩饰她的遗弃而证实丈夫已死,保险公司为了怕赔而制造舆论,法庭内的法官、陪审员和律师,为了显示他们的英明神武而判我有罪,每个人都有他们私人的原因而不曾给予我是无罪的疑窦。我相信,就算我今天把佐治寻了出来,证实了我的冤屈,对这些人来说,充其量是一两天的歉疚便烟消云散了。惟有让我彻底成全他们的错误判断,才能让他们嗅到自己手上因冤枉别人而染上的血腥味,才会终身有责。”

  

  费力又笑着说:“我牺牲了人生中最宝贵的20年犹在其次。精神上所受的冤屈不是政府和法庭向我认错,传媒十天八天的报道,群众的几声叹息可以补偿回来的。我终于杀了佐治,是最能将冤狱平反。因为从今天起,我没有被冤枉的感觉,我都20年的判刑是罪有应得的。”

  

  故事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是不是让你觉得毛骨悚然呢?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个故事,体会可能比我还深,而且会有多种的体会。说到儿童教育方面,这个故事也是很有启发的。于是我在想,我们的孩子,是否也像故事里面的主人公一样?而我们家长,是否也和故事里面的警方、佐治之妻、保险公司、法官、陪审员和律师一样?

  

  可能会有一些朋友说这种极端现象,发生可能性太小了,生活中难于遇到。确实是的,可假若我们稍微变换一下,孩子生性活拨、好动,可能经常和你“捣乱”,而家长此时最爱说的是“你不乖”。这句话扩充一下,就是“你没有遵从我的要求,所以你不是一个乖孩子!”更进一步的,许多父母还当着孩子的面,对外人说同样的话。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你在培养孩子什么?孩子有什么感受?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幼儿园、学校,只是针对的行为会更细,如没有做好,双手没有放到背后,说话,都可能被指责为“不是好孩子”。只是所有人都忘记了一点,让一个孩子坐在凳子上,双手背后不能动,40多分钟不能说一句话,这是多么大的折磨!如果你要是不相信,好,你可以自己试试,看你能坚持多长时间!

  

  孩子在这种“好孩子”要求下,我井中月个人认为,无外乎出现两种情况。其一,孩子迫于压力和限制,选择了“顺从”,未来对什么都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懦弱、退缩,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其二,孩子为了验证你的“预言”,会变本加厉的调皮、捣蛋,不听劝告,直到有一天真的符合“你不乖”的标准。这和故事里面的主人公是一样的,就是因为你们的“审判”,是“冤狱”变得“名副其实”了。

  

  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千万不要随便进行“审判”,特别是没有经过细致调查分析的“审判”。这和故事所描述的是一样的,各方面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审判”的标准都是按照成人眼中的“好孩子”标准,但没有一个人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事情。说一千道一万,成人这样做,无非是想偷懒而已。你想,一个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孩子,是多么的讨人喜呀!

  

  有时候,我井中月也是特别的不理解,那么多的家长非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难道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成为一个机器人,或者是一个顺从的人?这样的人真的能成功?可惜,看过许多传记以后,得到的结论是恰恰相反的!没有那个领导人,哪怕是公司级别的,他们从小就不是顺民!当然,一个顺民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也是可以活的很滋润,呵呵。(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故事系列:

  《拾金不昧、悲剧、自我保护》           你想弯腰1次还是18次?》   

  《一篇让所有父母感动的文章》             《真的没办法?还是没想办法?》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怎么和孩子一起看体育比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