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拾金不昧、悲剧、自我保护

(2011-09-07 07:04:44)
标签:

故事

拾金不昧

责任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育儿技巧

育儿

分类: 故事与儿童教育

  今天还是先说一个在网络上看到的文章,看看大家有什么体会,然后说最近微薄中的一件事情对比。大家看文章虽然轻松或郁闷,但也需要从中发现你所需要的东西,比如儿童教育:

  

  新京报:男子捡到钻戒又扔掉被判赔4.6万

  本报讯 (记者朱燕)王女士的订婚钻戒在停车场不慎丢失,捡拾者张某自称以为是假钻戒随手丢弃,无法归还。日前,北京二中院终审判决,张某拾得遗失物未妥善保管,且具有主观故意,应向王女士赔偿4.6万余元损失。

  

  王女士说,遗失钻戒是男朋友赠送的,价值4.6万余元,作为两人的订婚信物,有重大意义。2009年7月9日上午11时许,王女士在丰台区一停车场内不慎将钻戒丢失。随后,王女士向警方求助。民警调取事发地点的录像资料,发现是张某拾得钻戒。

  

  在警方帮助下,王女士找到了张某,对方认可捡到钻戒,但拒绝返还。张某自称,当时认为戒指是假的,就随手扔掉了。无奈之下,王女士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钻戒损失4.6万余元。

  

  此案开庭时,张某也称,确实曾经捡到了一枚戒指,但当时认为这是假钻戒便随手丢弃,也没有在意。对于王小姐丢失订婚钻戒一事,他表示惋惜,但不同意赔偿。二中院审理后认为,张某拾得遗失物未妥善保管,且具有主观故意造成损失,应向王女士赔偿。

  

  近日微薄:

  长沙一小孩上学路上捡到3万元,就坐在那里等失主,结果被人冒领,小孩回学校告知老师后得到表扬,不久真失主听说小孩拾金不昧的事后,找上门索钱,未得,就告上法庭,最后判小孩家长赔20%即6000元。请大家以此为鉴,教育小孩拾金不昧要慎重。

  

  两则“新闻”我复述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么体会?我井中月想,许多人看完这两个“新闻”,可能心里是哇凉哇凉的!现今的社会怎么都这样了?这还是我们号称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古国?可是,这样的事例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教育我们的孩子?

  

  在这里,我不想说被告和原告是怎么说自己的,如何举证,以及此事到底公平不公平。同时,我也不想评价为什么两个案例的判罚不一致,以及这两个法官为什么对法律的依据水准不一致,谁是NB谁是SB,我根本不关心。我只担心的是,如果是我的孩子捡到这两种东西,应该怎么做才能不伤害到自己?怎么保护孩子那向善之心不被打击?

  

  从法律和做人的角度看,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给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在此之前,拾得人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可问题是,拾得人凭什么履行保管遗失物的义务?从法律规定看,拾得人无任何权利只有履行义务,按照常理,法律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这才是正确的!

  

  说实话,对此我也很纠结,也很让我感动不爽!我井中月不是学法律的,也不知道谁对谁错,更不知道应该如何对孩子说这样的事情。从心里讲,我是比较鼓励孩子做好事的,可是,让孩子做了好事,我却来承担对应的“灾难性后果”,你说我会甘心?我的钱也不是抢来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孩子做好事,就白白地“送”人?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小小的事情,对于做教育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想撞墙!

  

  思前想后,在如今的社会,我能想到的是,不能不让孩子做好事,因为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充满爱的表现,我们不能因为善小而不为,也不能因为恶小而为之。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需要告诉孩子一些东西,让孩子们学会保护自己。其实,这又违背了一些教育的原则,这是明摆着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不好的人,你做了好事,有时候会给你和你的家人带来无穷的麻烦。

  

  从应对方法上,我井中月个人建议,可以采取下面上、中、下三种方法:

  

  下策:漠视

  明确告诉孩子,地上的东西你要么不去捡,你要是捡了那就等于“捡”来了义务和责任,只有保管的义务和归还的责任,没有占为己有的权利和索要报酬的权利。如果你出于好奇或其他原因捡了,且捡后再扔掉,在不能加以证明的情况下你是不能免责的,即不能免除你未妥善保管的责任,而且这个无法证明,还带给你有藏匿私吞的嫌疑。

  点评:这等于教孩子知道世界上没有好人,你只能无偿做好事,但确实是安全。

  

  中策:交警察局

  这是那首儿歌所倡导的,捡到了一分钱,要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这也是我小时候父母和老师教的。不管怎么说,这算是比较合理的处理方式,因为作为个人,是很难且没有那么多的能力,来找到失主的。但是,我最近看到一个微薄,也给大家共享一下吧:一老太拣到7000元钱,交到了警察局,警察大感惊讶,纷纷献上溢美之词。老太说:我还没吃饭呢,请借我一元钱,让我去买两个馒头。众警察十分感动,纷纷掏钱捐款。老太一一谢绝,只拿了一元钱走了。警察送走老太,含泪把7000元分了。

  点评:还是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是好人多的,警察中也是这样的,呵呵。

  

  上策:寻求父母帮助

  当孩子捡到一个感觉有价值的“失物”,应该立即通知自己的父母的,然后由父母指导进行处理。我井中月个人认为,这是比较好的处理方法,这不仅非常明确地把责任承揽到自己的身上,也可以通过一个成人的视角来处理问题。至于是带着孩子等待,还是寻找失主,或交到警察局,都是可以的。通过这些做法,可以明确让孩子知道,对应的事情应该怎样处理,什么方法是正确的。

  点评:这么做,有脱了裤子放屁的感觉,但对孩子的影响最好。比如,不让孩子直接交到警察局,也是保护孩子,有你的在场,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可以清楚的分辨!(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故事系列:

  《你想弯腰1次还是18次?》               《一篇让所有父母感动的文章》    

   《真的没办法?还是没想办法?》              人生本是过程结果并不重要》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这是孩子想象力丰富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