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童言无忌儿童教育父母教育视角说话技巧自尊心取笑育儿 |
分类: 父母教育 |
当大家说起“童言无忌”的时候,好像个个父母都兴高采烈。现在大家说“童言无忌”,原意是指孩子说话不必忌讳,即使说了不吉利的话也无妨碍。现在已经引申为孩子说出的语言幽默、生动、可爱,让人捧腹大笑。从细分种类看,一般情况有孩子说“错”话、孩子泄露家庭“机密”、孩子说了一句外人不容易接受的“实情”、孩子说出成人才该说的话。
但童言无忌背后,也有许多深思的地方,家长在笑过之后,还得仔细想想你的孩子为什么会“童言无忌”?孩子的见解,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不能以成人标准评价孩子的言行,否则,你有时候会很容易冤枉孩子。这样,你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打击了孩子表达个人见解的欲望。
例1:父亲:“就是因为你不听话,所以我头上长了白头发。”儿子:“那么你小时候比我更不听话,因为爷爷的头发都全白了。”
此例是属于孩子说“错”话的类型,是认知和常识方面的错误。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缺乏生活经验,许多事情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所以,会说出一些令家长“喷饭”的话来。因为这些知识,对成人来讲,是常识,而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他们充满好奇,乐于探究。
当孩子说此类的话时,家长千万不要当面取笑孩子!如果我们取笑孩子,我们会对孩子的学习、探索精神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孩子这么说,表明他们想验证自己的生活知识。所以,我们要提供正确、及时的解释,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适当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接触真正孩子说的事物。当然,对此类的孩子话,是可以记下来,背后自己偷着乐的。
例2:孩子在人多的公共场所说:“你的拉链没拉上!”你是否会检查自己衣服上的拉链?当孩子继续说:“不好了,不只拉链没拉上,连里面的东西都快要掉出来啦!”此时,你会?
此例是属于孩子说“错”话的类型,是真实的话,但成人想歪了。上面的例子,孩子到底在说什么?其实,孩子是想告诉你,你的包包上的拉链没拉上,且东西快掉出来了。这是我们家长经常爱犯的一个错误,总以自己的理解,来应对孩子说的话,完全没有想到孩子说的是另外一个意思。
当孩子说此类的话时,家长千万不要当面取笑孩子!如果我们取笑孩子,会让孩子感到很迷惑,我说的是实话呀,我说错什么了吗?为什么笑话我呢?这就让孩子对大人有了不信任的心理,产生挫折感,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孩子会不说话了。这样,当孩子对成人产生不信任感,就会害怕和别人相处,进而不容易和其他人相处。
例3:孩子说:“小马快来骑我!”
此例是属于孩子说“错”话的类型,语法错误,是语言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上面的例子,说明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孩子的本意是想说“我想去骑小马”。当孩子的词汇不够丰富,语法还不熟练的时候,会常常说出此类的话。
当孩子说此类的话时,家长千万不要当面取笑孩子!对此类话,家长切莫一笑了之,要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孩子多说多练的同时,家长不要学孩子的说法方式,否则孩子不明白到底应该怎么说。
例4:孩子对小区保安说:“你是一条看门狗。”
此例比较复杂,有可能是孩子说“错”话的类型,也可能是孩子泄露家庭“机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第一,孩子不认为“狗”是讽刺、侮辱人的,在故事里面,狗一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可以看家、保护人。所以从孩子的视角看,他们不认为自己说的有不妥之处。第二,非常有可能的是,你们在家曾经当着孩子的面,说小区保安是看门狗。孩子只是在模仿你们的说话。
当孩子说此类的话时,家长千万不要当面责备孩子!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孩子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个人比较倾向孩子说的,是不带恶意的,是孩子的视角与成人的不一样造成的。如果我们马上指责孩子,孩子可能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同时我们家长需要反思自己,我们是否不够尊重其他人?我们是否经常对别人讽刺、挖苦、侮辱?
例5:孩子当众绘声绘色地讲起了父母的性生活。
此例是属于孩子说了泄露家庭“机密”的类型。孩子小,不知道什么事情是不能对外人说的,对“度”的把握不好。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你作为一个外人、旁听者,遇到这种情况,不能表示出非常有“兴趣”的态度,更不能鼓励、取笑孩子。
当孩子说此类的话时,家长千万不要当面责备孩子!遇到此种情况,家长应该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需要给孩子一定的宽容。或者就是假装不在意、没听到。在幼儿时期,孩子对成人的行为、言语,有强烈的兴趣,他们会不断体会说话的乐趣,也想看看自己说这样话时,大家的反应。如果你强行制止,孩子会把“制止”当成了一种关注。
例6:孩子参加老人的寿宴,吃寿桃的时候,孩子说:“我们为什么要吃这种像屎粑粑样的东西?”
此例是属于孩子说了一句外人不容易接受的“实情”的类型,也可以说是真正的“童言无忌”。也许你对孩子这样说,感到十分难堪,但孩子想说的,只是他自己想描述事物,或在客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话,会影响到其他人的情绪、心理,在无形中伤害了其他人。
当孩子说此类的话时,家长千万不要当面责备孩子!我们正确的处理方式是,让孩子经常体会别人的感受。但这些,是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引导。所以,接纳孩子真实合理的感受和想法,是很重要的。另外,你过分的解释,反而会让孩子感受的扭曲与否定,甚至体会到你说话中包含的不诚实,逼着孩子从小就要学一些冠冕堂皇的话。
例7:父亲外出,打电话问孩子想不想他,孩子说:“我在干……,别烦我,我有空会回来看你的!”
此例是属于孩子说了说出成人才该说的话的类型。孩子的行为特征是模仿,而这种模仿总是毫无选择的,特别是于其紧密相关的成人的语言。如果只是粗暴地制止,孩子可能“变本加厉”,也可能会变得沉默,不愿再表达自己。
当孩子说此类的话时,家长千万不要当面取笑孩子!对于孩子这样的话,家长就需要反思自己了,自己是不是平常就是对孩子、家人这样说话的?所以,你要想免除自己的尴尬,就需要从自身做起,注意说话的方式、技巧,特别是当着孩子面,要任意批判别人,也不要随便批评他。孩子说错了,你可以温和而坚持地纠正。
所以,当你面对孩子的“童言无忌”,不要为了让自己开心,居高临下地故意取笑或者捉弄孩子。不正当的处理孩子的“童言无忌”时,只会给孩子带来耻辱感和恐惧心理,会把这种消极信息储存在孩子的心里,日后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们在生活中,每一件琐碎的事情,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色,每一句话,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面对孩子所说的话,我们不用成人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孩子的话,也不是要限制孩子说话,而是要理性分析孩子的话,从找到正确的教育机会。同时,还要反省自己家庭教育中的失误或不足。
本人强力推荐我写的《必读育儿知识:关于孩子教育中的父权问题》,这是关于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文章,虽然长,但请各位爸爸读一读。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困惑,欢迎给我留言,我尽可能帮助大家解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