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你的孩子就是不听话?

(2011-03-31 08:11:03)
标签:

父母教育

亲子

听话

育儿

界线

自主性

信任感

任性

分类: 父母教育

按:本文是三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以后,对一些父母的不良行为的有感而发。在这里,强力推荐大家去读上面说到的书!

 

  如果我问一个孩子的父母,你曾经伤害过你的孩子吗?我想,其回答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假如我接着问:“你说的话,孩子愿意听吗?”估计,敢不假思索、断然说听的,就不占多数了。而当我说这样一个结论,不知道你是怎么看:除反抗期内的孩子外,如果你的孩子不听你的话,那你一定曾经伤害过你的孩子!

 

  很多父母也许会说了,我爱孩子还来不及,怎么会去伤害孩子呢?事实上,很多伤害,都是你无意中产生的,也就是说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虽然过后你忘记了,但孩子的心灵中,却深深扎进一个钉子。作为家长,大家首先想到外界对孩子的伤害,可是忽略了自己语言上对孩子的伤害,这种伤害,其影响远高于孩子身体上的伤害。另外,大家可以想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否同样也对别人造成了无意的伤害?

 

  扯回孩子身上,我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是否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

  • 你这个窝囊废,你就像你爸!
  • 你简直是个笨蛋!
  • 你长大肯定没出息!
  • 你怎么又做错了?我说过不要这样的!
  •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 ……

 

  我想,如果你是一个比较耐心的父母,或是有责任感的父母,上面的话可能偶尔对孩子说过恶言恶语,但绝大多数情况,你都会避免这样说的,因为你也知道这样说不但没有作用,而且非常伤害孩子的感情,甚至孩子长大后,也习惯于用恶言恶语对待他人。确实,需要恭喜你,你已经避免“有意”伤害你的孩子了!

 

  可是,你有没有对你的孩子,说过下面类似的话?

  • 你看邻居家的那个哥哥,人家多听话呀!
  • 你今天上课要好好听讲啊!
  • 小懒猪,你快起来,别磨蹭了!
  • 不是我唠叨,是你没明白!
  • 你要是不听话,就不给你买玩具了!
  • 我不想管你了。
  • ……

 

  看到这里,估计许多家长不敢说自己平时不说这样的话了。作为家长,当你威胁孩子,孩子以后容易变得胆小和懦弱;当你很喜欢唠叨,孩子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当你讽刺挖苦孩子,孩子会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你要认真考虑你在孩子面前说的每一句话,尤其是可能打击到孩子自信心的话。虽然,你说这样的话,有可能产生立竿见影地效果。

 

  如果你认为上面的话,你也很少对孩子这样说,那么,恭喜你在教育孩子方面前进了一步!你已经摆脱依靠说教、唠叨、否定、讽刺、开玩笑的方式,来和孩子进行交流,也不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孩子是非常敏感、容易受伤害,你不说上面的话,你的孩子一般不会拒绝与你沟通。

 

  我们再前进一步,你有没有对你的孩子,说过下面类似的话?

  • 你把厕所的门关上!
  • 请把你的玩具收起来!
  • 你现在就去刷牙!
  • 你不能把水洒到床上!
  • 你今天不能穿红衣服,那和鞋不配。
  • 不,你不能去朋友家玩。
  • 孩子,你好棒,都能干……了!
  • 你画的画好美!
  • ……

 

  我估计,上面类似的话,在一个家庭中会经常出现,连我已经开始注意的人,由于习惯问题,总是不能避免,话就那么“自然”的出来了。由于中国文化和传统习惯问题,在家庭中,常常是家长高高在上,当一个独生子女出现后,在孩子教育方面,就出现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命令孩子做这做那,二是无节制的赞赏孩子。

 

  还有,你身边的许多人,也会告诉你,在教育孩子方面要给孩子立界线,让他们手规矩,同时还要经常赞美和鼓励孩子,这样他们才会更有自信,成长得更优秀。话,听起来好像是没有错哦,呵呵,道理上也是没有错的。可是,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也规定孩子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当孩子有一点成绩的时候,你也赞赏了,但是你感觉到,对你明明说的是对的,孩子也偏偏不听,有时候强烈逆反还和你对着干?

 

  糊涂了吧?这不是让我左右为难嘛!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再读一读上面说的话,大家能感觉到什么?是不是有一点太功利?是不是有一点像和自己家的宠物说的话?是不是说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对方的情绪?是不是在暗示孩子“你不行”?是不是你说完,孩子感觉无法回答?

 

  想解决上面的提问,其实也很简单的,但也需要一些技巧。当我们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首先要有尊重孩子的态度,不能边干自己的事情边和孩子说话。其次,了解孩子行为或话语背后的意思,然后陈述或澄清孩子的意思。第三,遇到有情绪的孩子,需要先认可孩子的情绪。第四,拒绝孩子的要求时,要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同时要温和而坚持。

 

  所以,同样的内容,不同样的表达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也会有很大差别。即使你自己没有觉察到对孩子的影响,但那也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把上面的话,重新说一下,大家再看看自己的感觉?

  • 厕所的门:善意的提醒;
  • 我看见玩具都在地上:直接描述;
  • 我不喜欢你不刷牙:说出自己的感受;
  • 水是不应该到床上的:说明不应该做的事情;
  • 红衣服、蓝衣服,你选哪个:小范围的让孩子自主;
  • 还有5分钟我们就吃饭了:说明孩子不能出去玩的原因;
  • 我看见你能做……了:描述孩子可以干什么了;
  • 我看见你画了一个树:描述孩子做的是什么;

 

  不能否认的是,我刚开始使用这样的方法时,自己都感觉别扭、无趣,但熟练之后,不仅有非常好的效果,还可以灵活、有变化地应用任何地方,包括与我自己朋友、同事的交流。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当我们说出“合适”的话,可以帮助孩子拥有快乐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强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也能教会孩子对自己说“我行”。

 

  最后,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孩子,让我们继续修炼吧!

 

  本人强力推荐我写的《必读育儿知识:关于孩子教育中的父权问题》,这是关于父亲参与孩子教育的重要文章,虽然长,但请各位爸爸读一读。

 

  如果来看的朋友们,有什么关于孩子教育方面困惑,欢迎给我留言,我尽可能帮助大家解决,谢谢!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