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如何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2011-02-28 10:40:41)
标签:

育儿

幼儿园

封闭性

表现

具体形象思维

分类: 父母教育

按:本文入选石宣、练丽丹、王小勇主编的《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第17卷)》。

 

  每天,当你下班回到家里,会不会一边忙着做饭、家务(或者看电视、报纸),一边习惯性地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表现好吗?”
  各位父母,请自问:
  1、你有没有这样做?
  2、这样做,是否合适、恰当?
  3、如果你不是这样做的,那你是如何做的?
       
  这是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坏习惯。作为父母,对孩子我们经常表现出焦虑,总关心过度希望而想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而处于学习过程中的幼儿,是极其敏感的,他们会感觉到我们的心情,也非常在乎家长的评价。


  我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在几乎次次得不到我想要的答案后,经过反思,感觉自己明白了一点道理,现把我个人的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不应边忙别的事情边和宝宝聊天
  幼儿期的孩子,其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有不清晰、不确切、缺乏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对他们来讲,无法做到同时做两件事情,其协调性、专注性均处于发展阶段。所以你一边做家务,一边和孩子聊天,孩子注意力会分散,你也不太容易得到想要的结果。问孩子问题时,应该专注于孩子,不要分散其注意力。

  采用对一边做自己的事情,一边于孩子说话的方式,是有应付之嫌的。孩子非常敏感且不理解成人可以同时做两件事情,于是孩子会觉得父母没有用“心”,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认为是我自己的事情更重要。”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你不想要的答案。最可怕的结果是,孩子从父母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第二,问话方式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如果问孩子过得好不好、表现好不好,这是一个封闭性的提问,孩子可能一个“好”字就结束这个问题,不利于聊出更多实质内容。


  单从问话角度,问今天在幼儿园做了什么、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孩子的好朋友如何表现,要比问“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表现好吗?”好点的。这至少是开放性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回答的。另外,幼儿和成人的关注点不同,他们是非常情绪化的,问“有什么开心或者不高兴的事没有”,效果反而会更好一点。

  另外,就算是开放性的提问,父母也要事先想好可能的回答,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比如你问有什么开心事情,当孩子停顿或不想回答时,则可以马上转到你自己今天遇到的开心事,说出来后,孩子就避免了尴尬。强迫孩子回答一些问题,孩子反而会不知所措,或者直接说谎话。


  与孩子对话、了解情况时,当孩子回答不出来的时候,这可能是幼儿的记忆采取的是视觉复述策略,一些不是特别影响情绪的事,确实是没有记住。而孩子不回答具体提问,则可能是孩子和父母的亲密关系不足,或长期受压制、管教,或是缺乏爱,所以不愿意说。


  第三,问话内容角度不佳
  对“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现?”,看似是在激励孩子,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但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表面上看,家长是从好的角度去看孩子,实际上要求孩子每天有好的表现。这对不断在错误中跌倒又爬起的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孩子在要有好表现的压力下,不是说没有,就是应付性的撒谎。


  同时,当你问类似这样的问题,表明你极度关心你不在他身边时,他是如何表现的。一方面,孩子害怕责备,怕失去你的爱,过度的关注就使孩子感到压力,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敢再进行尝试;另外一方面,不愿意说、不会说时,又造成极度的挫折感,因为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更加退缩。

  第四,若你非常想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怎么办?
  了解情况,有3点需要注意:一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问幼儿园老师,二是父母不当着孩子面,讨论孩子的表现;三是不要翻旧账、讲经验之谈,比如说“我不是不让你这样做吗?挨骂了吧?”这三点掌握不好,孩子会明白你非常在意他在幼儿园的表现,时间长了,孩子会给自己的角色定义为“坏小孩”、“笨孩子”等等。


  当然,有合适的机会能问老师,也不是不可以的,只是问题也不要提封闭性的问题,否则老师也不好回答的。稍微有责任心的老师,都会告诉你孩子日常的表现,以及家长应该注意的地方,并提出改进方法。


  想从孩子身上了解,我推荐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采用游戏法。即在家玩幼儿园游戏,父母扮演宝宝,孩子扮演老师。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会把老师对他和其他孩子的管理办法,用到你身上,特别是那些会造成孩子负面情绪的行为和语言。假若没有这些,恭喜你,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是正常的,没有被老师训斥和责备!(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