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瞎评足球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三甲

(2005-12-28 01:50:53)
  一年年过得真快,又到岁末。足球就这样糊里糊涂的混了一年,混的看台上连观众都快没了。现在,中国足球面对着太多的困境,尽管如此,在这一年我们必须记住几个人,他们为2005年中国足球的事实存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也当之无愧被评选为足球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大奖:

http://www2.chinagif.com:8180/gif/culture_sports/ys_qc/0017.gif     

1、迟尚斌

  若不是迟尚斌在深圳健力宝队掀起的“风暴”,恐怕联赛刚刚打响的时候没有人会注意到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中超联赛。尽管迟指导天天在和队员打架,但是他打得值,打得巧。这是一种产品推广期超常规的运作模式,感谢迟尚斌在风暴中率先向队员开炮、向媒体抖料。如果不是迟指导,难以想象中超联赛会冷清到何种地步?他挽救了中超联赛,对中国足球意义深远,若不是迟尚斌,新华社、东方时空和没有2005中超报道权的《足球之夜》绝不会将镜头对准中超联赛。所以,在这一年的中超推广中,体育届借鉴了娱乐界的炒作规律:“女歌手即出唱片,必会抖出绯闻。”2005年,中国联赛的唱片尽管卖得不好,但至少比斯琴格日乐、黄奕等二线歌手的炒作方式更具爆炸性。如今,迟尚斌已经从人们视线当中消失,但是这一年中,谢亚龙不会忘记迟尚斌,中超联赛不会忘记迟尚斌,已经倒闭和苦苦坚持的媒体同行们不会忘记迟尚斌,让我们记住这个感动中国足球的名字:迟尚斌......

瞎评足球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三甲

2、李毅
  李毅是这一年足球界最受欢迎的人物,尽管中超联赛遭遇谷地,但中国球员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却因李毅的存在而感到幸运甚至骄傲。2005年李毅的语言天赋得到充分展现,“天亮了...”是李毅在本年度最具代表性的发言。同时,李毅也是本年度中国足坛拥有粉丝最多的球员,“李毅大帝”正是粉丝们对他的爱称。当然,至于粉丝们编撰出的《李毅本纪》虽不符史实,但足见对这位巨星之深切爱意。江湖称:北有芙蓉、南有李毅。如今芙蓉风潮已经烟消云散,而李毅却重回国家队,继续成为受人关注的对象。2005年,李毅已经超出足球范畴、超出体育范畴,转而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现象。由李毅所产生的连带经济效应举不胜举,例如,由于李毅大帝横空出世,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稍有提升,再例如:由于李毅大地的名言--“天亮了”,受到连带效应,与该名言暗合的流行老歌《天亮了》经过几年蛰伏后迅速串红市场。同样,我们也祝愿当选者李毅在今后的足球赛场上越窜越红,争取成为朱家军里第一个打破欧战进球荒的锋线大帝。让我们在无限的期待中记住这个感动中国的名字--李毅....

瞎评足球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三甲

3、郭瑞龙
  老教练郭瑞龙的出现在这一年成为了拯救中国足球从业者形象的“救世主”,2005年,他接替另外一位感动中国人物迟尚斌的帅印走上前台,四个月后,郭瑞龙在新闻发布会上湍湍而出的泪水一下子让所有人情绪急转。经历了11.17事件之后,中国足球的神经已经麻木,多数人已经不会对足球报以喜怒哀乐。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郭指导哭了,哭得像孩子一样,而且还边哭边说,说的感人肺腑,在场媒体无不为之动容。第二天,郭瑞龙老泪纵横的特写镜头出现在各类媒体,人们忽然发现,中国足球的从业者还有感情、还有尊严,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冷血、那么麻木。在缺少感情色彩的中国足球界,老教练郭瑞龙的泪水堪称完美,震撼效果就如同二十年前一部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郭瑞龙无助的眼泪必将会载入中国足球史册,不代表喜悦、不代表悲痛,是一种很抽象的复杂情绪。让我们记住--郭瑞龙,和中国足球2005年唯一的一次泪水。

瞎评足球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三甲


特别贡献奖:深圳健力宝俱乐部
  我们必须将此奖项颁发给该俱乐部,因为这是一个诞生英雄的集体。本年度足球界感动中国人物三甲全部出自这个特殊的地方。同样,我们还要感谢俱乐部长期欠薪、动荡混乱的运作状况。如若不是环境所致,相信也诞生不了那么多的故事和那么多“感动”中国的足球人物。
  2005年岁末,迟尚斌、李毅、郭瑞龙三位当选者都已经离开了深圳健力宝这个英雄集体,即将离开的还有李伟峰、李蕾蕾、周挺、陆博飞、张永海等其他英雄集体中的成员.....

瞎评足球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三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