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Caleb's Crossing》

标签:
美国文化 |
分类: 书影 |
http://s6/mw690/5921d407gx6CP32eHdjf5&690Crossing》" TITLE="读书记-《Caleb's
开车的时候听广播,本市正举办一个叫“one book one San Diego”的活动,心头想,这不是跟奥运会口号“one world one dream”一个路子吗?回家打开电脑,就看见读书俱乐部下个月也选这本书读。书名叫《Caleb's crossing》,哦,印第安人的故事,我决定要读这本书。
出于某种解释不清楚的原因,我对美洲印第安人充满了浪漫想象。上大学时,在布拉德皮特主演的电影《秋日传奇》里看见一个印第安酋长,我就相信这些几百万年前迁徙来的蒙古人与我有某种关联,他们的传说神秘,传奇,智慧,又充满悲剧色彩。他们的照片也让我浮想连翩,黄种人却有古铜色的皮肤,五官与亚洲人相似,却又有很大不同,眉眼之间某种不能忽视的东西让你绝不可能把他们和亚洲人混为一谈。他们在欧洲人到来后的迅速消亡也让我有很深的同情,我对他们的命运充满了好奇。
但到美国以后,我没有看到过一个印第安人。我到处跟人打听,印第安人都去了哪里,似乎没有人对这事特别的清楚,倒是有几个朋友跟我说他们有百分之几的印第安血统,这让我大惊失色,他们都是从表面看完全没有印第安特征的人,其中一个根本就是黑皮肤,另一个有明显的北欧人长相。我回家到网上查,想找到问题的答案,看到一篇文章里说,现在仅存的印第安人基本上都是混血,仅从外貌上已经很难分辨出他们了。美国政府不是给印第安人留了一些保留地吗?我开车在高速上,会看到大幅的广告牌,上面说附近某个赌场免费接送,吃饭,还有各种抽奖机会。我打听过后,知道除了拉斯维加斯所在的内华达州,全美国的赌场都是印第安人开的。大大小小的赌场生意据说都不错,我替他们松了口气,如果仅仅在自己地盘上开赌场就能生存,我想他们大概过的也不错。
直到在社区大学选了美国文学课,才开始对印第安人有了一些知识。书里说到他们与西班牙人遭遇,人口锐减和饱受奴役。在最近几个世纪人们勉强记录下来的印第安故事里,有非常生动原始的述说,讲述创世纪的故事。我在这些故事里依稀看见了他们停留在新石器时代的日常生活。因为中国民间一直有很深远的口述文学根基,在我的童年时代,我奶奶也喜欢给我讲她听到的很多传说典故,我对印第安人的故事充满了亲切感,这是三大宗教的故事已经统治全球以后的一点点漏网之鱼。课本一转头,开始讲英国5月花号登陆,然后没过过久,他们就把美国东北部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全部消灭了。这期间有一个叫做Mary Rowlandson的英国妇女,被印第安人俘虏,经历了3个月历险,用20英镑赎回了自由,这个故事被她写成了回忆录,当时非常畅销。这是我最后读到的提及印第安的故事,有很多关于行军,扎营,找吃的,社会结构的细节,有趣的是作者是个清教徒,他们相信作为上帝的选民,新大陆相当于以色列,是上帝为他们准备的圣地,而印第安人则是魔鬼化身,故事充满了对圣经的引经据典,事实上起到了宗教宣传的作用。从那以后的印第安人,一步步从东部被驱赶到西部,经历过几次艰苦的抵抗,直到美国最终将领土推进到太平洋,印第安人就这样七零八落的从大陆上消失了。
我不死心,继续在网上找,看了几部电影和纪录片。而似乎找的资料越多,越没有头绪,印第安人是说几百种语言的上千个部落的统称,加上他们没有文字,仅有的资料都很支离破碎,他们对我依然神秘不可测。
我在这样的时机遇到这本小说,当然怀着巨大的期待。
故事在一个麻萨诸塞州的小岛(Martha's Vineyard)上开始,五月花号登陆美国没几年,清教徒牧师的女儿Bethia在岛上出生长大。当地一个部落酋长不顾人们的反对,卖了块地给牧师的父亲,于是这个岛上有了白人。他们的定居地只几十户人家,但这些白人都怀着巨大的信念,他们不光要建立自己理想的家园,荣耀上帝,还要让这些土著听到上帝的声音。岛上生活艰苦,Bethia十岁出头就死了娘,弟弟和妹妹,家里只剩下整日传教的父亲,和哥哥。Bethia承担所有的家务活。那时候的女孩还没有机会受教育,Bethia的哥哥却从小就要读书,长大了好做牧师。可Bethia是个聪明的女孩,喜欢读书,过目不忘。她只在做家务的时候听父亲给哥哥讲课,就已经比哥哥强好多,这既让哥哥很恼怒,又让父亲很不舒服。
有一天,她出门采集野菜的时候,很偶然的认识了印第安男孩Caleb,他是另一个印第安部落酋长的小儿子,长大了应该继承他叔叔巫师的位置。在荒野里的两个孩子逐渐建立了友谊,他们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Bethia学习到很多自然的知识,她天生对印第安的文化有种亲近感,但她所受的教育让她深信印第安人的多神信仰是邪恶的,她也像她父亲一样,试图传福音给Caleb。他们关于宗教的对话和讨论并没有能改变对方的信仰,却对两个人日后的交往起到了奠基作用。
很快,印第安人得白人的传染病大批死亡。Caleb的全家都在这次瘟疫中死亡。Caleb的巫师叔叔对此无能为力,而Bethia的父亲得到了宣讲上帝福音的机会,很多印第安人信了教。成了孤儿的Caleb决定信主,来到Bethia家跟着她父亲学习英文和拉丁文。Bethia的父亲打算把他和另一个印第安男孩培养成传教士,他们成了Bethia家的一员,但两个孩子的友谊确是个秘密,如果有人知道这事,对女孩是非常大的丑闻。他们假装不认识,在一个屋檐下继续生活,直到Bethia的父亲在一次渡海回英国的旅途中遇难。Caleb选择去大陆上新建的大学读书,那里有教会专门提供的基金来支持印第安人上大学,而Bethia为她哥哥顶了学费,签了3年卖身契,ye跟着去学校当了女仆。Bethia作为一个旁观者,一直看着Caleb艰苦的通过考试,4年大学毕业,成了第一个从英国大学毕业的印第安人,然而毕业不到一年,Caleb就死于肺结核。
Bethia是作者完全虚构的人物,她了解Caleb的内心世界,她认为Caleb是个英雄。Caleb下决心学习英国人的宗教,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土地将被这些一神教的人占领,他相信双方的信仰不是那么水火不容,在某种层面上,他认为这两种信仰是相同的。但他没有力量扭转局面,于是他孤注一掷,想要先了解敌人,再找到解救自己亲人的办法。可惜这条路太艰难,一个完全没有话语权的野蛮人,在英国的知识阶层里,很难得到应有的尊重。于是他死于精神上的挣扎和肉体上的不适应,似乎就理所当然了。他背叛了他自己的宗教,又不能被敌人接纳,灵魂无处可去,在弥留之际得到巫师叔叔的祝福,死在了英国人的床上。
这本书的文笔非常优美,它模仿17世纪的文学,自然用一些当时通用的词语和语法,有时读起来拗口,却又很准确灵动。我很难想象,几乎没有什么史实的前提下,作者能够虚构出这么多人物,还有人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以及无数的细节。作者Geraldine Brooks功力深厚,我常常被她的描写所打动。我同时非常佩服她的勇气,讲这样一个不主流而且很难自圆其说的故事。我能理解作者为什么会选这样一个题材,她的感受和动机跟我的好奇是一样的。两种距离太远的文化如此激烈碰撞,本身就会有很多戏剧发生,这个题材里应该有太多的故事。但同时,这两种完全不能沟通的文化又没有办法产生持续的沟通,更没有实现融合。Caleb是历史上尝试沟通这两种文化的第一个例子,一个完全的悲剧。强弱悬殊的冲突里,印第安人是没有发言权的,以至于人们很难从两方面得到公平的信息。
所以这个故事还是有很大的缺憾,因为从英国人这边的视角,试图理解印第安人的心理,可能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对于Caleb为什么会选择上大学,小说里的解释很虚弱,不能够说服我。我很难理解一个14岁的酋长的儿子,家里人一夜之间都死于疾病,会在很短时间决定改信基督教,并且一心一意读基督教的学问。在学校里又被歧视,最终怀着英雄的梦想死于床榻。之后400年都没有任何一个来自他家乡的人从这个大学毕业,他只留下一张画像和入学纪录,变成一个名字留下来。神秘依然没有被破解,这世界上不被人了解的事 ,很可能比被人了解的要多。
昨天去参加了读书会,有几件事很有趣。一是大部分的人抱怨书里用了很多生僻的词和语法,阅读有难度。说明仅仅400年,语言已经发生了不少变化。二是人们对400年前的事似乎所知不多,凯利问Bethia为什么不直接说她坐船去了意大利,而是用了一大堆描述,难道她不知道那时候还没有意大利这个国家?还有对于印第安人,似乎人们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同情,这种态度使大多数人忽略了Caleb行动上的不合理性,除了我没人觉得在人物塑造上缺乏关键的心理过程。但大家都同意的是,这本书不是很流畅,虽能生动的看到400年前的生活,但又算不上一本上乘之作。
事实上通过读书会我了解到的人和文化,比书要有意思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