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单身汉斯科特

(2013-05-03 04:07:22)
标签:

美国

生活

文化

分类: 人物

电话里声音一响起,我就听出来了,是斯科特。

斯科特在我认识的美国人里口音最独特。第一次跟他说话,我 马上想到了山海关话。20年前读大学的时候我去过一次山海关,那里离京城不远,当地人单字发音很标准,但总把每句话最后一个字音调上挑,把所有句子变成疑问句。在山海关停留的那两天,我为这戏剧性的方言而着迷,到处找人说话想模仿,但总是差那么一点。而斯科特让我20年前的记忆瞬间复活。他说话含糊,似乎嘴巴被脑子追赶,赶不上趟的时候只好单脚跳过。再普通的句子从他嘴里出来,也变的跳跃起伏,像不能驯服的即兴布鲁斯。

第一次见斯科特是前年冬天,我去盐湖城出差,我先生怕我一个人去保守的摩门教腹地寂寞,特地给他的老朋友斯科特写邮件,问有没有空跟我去滑雪。关于这个人,他只给了我如下信息:50岁左右,单身,喜欢户外运动。临走还补充了一句,“我们是老朋友了,你可以问他任何问题”。可我还没见到他,就被他的犹他州口音打败了,那时我刚来美国不到半年,跟播音员说话也要竖起耳朵,他在电话里一张嘴,我只好不断的“pardon me”。 那天手机信号又不好,他也听不明白我说什么,不断的“What's that”。 那个that从平地跳的老高,我俩说话气势汹汹,像吵架。

打完电话的第二天早上,我在酒店大堂等斯科特来接我去滑雪。一个穿海蓝色抓绒衣的年轻人一脚跨进大堂,冲着我招手。等他走近,我看清这人有40多岁了,他张开嘴招呼我,我才不情愿的承认,这就是电话里那个犹他口音的斯科特。

斯科特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样。他不是个开皮卡留大胡子的中年摩门教大叔,而是个开奥迪穿雪白衬衫,胡子永远剃得干干净净的中年文艺大叔。斯科特很容易相处,是个好玩伴,还很聪明,我喜欢跟他聊天。他问我的第一个关于中国的问题不是计划生育(这已经让我很刮目相看了,我奇怪为什么美国人都只知道中国的计划生育),而是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都不关心政治。斯科特在摩托罗拉工作过很多年,他说他面试过的工程师里有三分之一的中国人,但是每当他跟这些人聊天,问到一些政治问题,他们都选择回避。这是个非常深刻的观察,斯科特头脑活跃而思维跳跃,我们俩像打乒乓球一样来回说了半个钟头,也没把这个话题消灭。我喘口气,转而盘问他的个人生活。

出生在摩门教家庭,斯科特有11个兄弟姐妹!摩门教是一个鼓励人们生孩子的教派,这可能和他们历史上被长期迫害,渴望人口壮大有关。他的童年并不象主流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他和弟弟妹妹住一个房间,互相照顾,更像是东方人的家庭。长大以后的斯科特没有信摩门教,而是变成了一个机械工程师,他毕业以后离开家,到加州加入了如日中天的IT行业,并且凭借自己的聪明小有所成。中年时他被工作耗尽了热情,想念他大家庭的温暖,就带着自己的积蓄辞职回了犹他。

听到这里,我的疑问终于忍不住冒出来。在中国,这个年纪还没结婚的大叔,必然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太穷,太懒,性格太差,或者是……生理缺陷。阴暗的想法当然不能说,但问题还是可以问的。斯科特摸摸脑袋,“Well, 我不太清楚,我一直没有碰见想要结婚的人,但我喜欢孩子,十几个孩子太多了,一两个就够了。”

在离开犹他州飞机上,我就有了个主意,我要把我的女朋友晓萍介绍给给斯科特。晓萍是现在国内典型的剩女,牛津大学法学院毕业,在奔驰做法务。晓萍什么都不差,就是一直没有男朋友。在中国,女人到30岁以后,年龄和学历反倒成了个负担。为什么不介绍他们认识呢?

我回家就跃跃欲试的当起了红娘。帮他们交换了照片,邮箱,满心欢喜的等待。几个月以后,我写邮件问晓萍,进展如何。晓萍居然说她已经渐渐没有了斯科特的消息!我大吃一惊,马上给斯科特打电话。对于我的质问,斯科特表示非常委屈,他说他很热情的通信,但是晓萍同学只是回答他所有的问题,却没有问他任何的个人问题,他感觉人家女孩对他没什么兴趣,所以就自觉的停止了邮件交流。

新红娘并没有放弃。我给他们两个人都写了邮件,解释这中间的误会,希望他们能继续交往下去。又过了一阵子,我小心翼翼的问晓萍,回答是此事无疾而终了。我很挫败,抓着我先生张发财,想跟他讨论个究竟。他想想说,我们俩认识的时候,你不是东问西问问我好多问题,我也是被你鼓励才觉得你对我有兴趣的呀。这下我突然明白了,美国人如何能理解中国女人含蓄被动的美?我把两个内向被动的人往一起撮合,犯了结构性的错误。

斯科特就这样挫败了我的第一次红娘行动。他继续当着他的单身汉,隔三差五的打电话来向我们汇报他的生活。冬天了,雪太大了,雪开始化了,他投资了房子,他投资的房子卖了,他的某个弟弟结婚了,他的某个妹妹生孩子了。他想去中国学半年中文,他想去国外旅游。我也不知道是我的英语听力好了,还是已经习惯了他的口音,我跟他在电话里聊天越来越不成问题了。

每年春天,斯科特回圣地亚哥来玩一次,见见老朋友。我已经连续见了他两年,他依旧是那个雪白衬衫的中年文艺大叔,依旧单身,偶尔有些女朋友的零碎新闻,但都没坚持到第二年见面就消失了。我们吃完饭,在海滩上闲逛,斯科特打开手机里的相册,给我们看他的日常生活。他翻修老房子,买卖了4辆汽车,申请了一个小发明专利,数码相机也换了几个,还处理了他10年前买的飞机用卸货机,他看中国新闻,担心美国的经济的未来,他沉浸在自己的爱好和思想里,像一个5岁抱着玩具的小男孩,心无旁骛的投入他的生活。

就在那天,我突然意识到,斯科特也许会一直单身下去。他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热情投入他的各种爱好,的生活已经足够丰富多彩,老婆根本不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结婚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