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炜
李炜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8,728
  • 关注人气:9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访李炜:折扣狂潮折射商业心态

(2009-01-04 15:28:05)
标签:

服装

品牌

折扣

金融风暴

产业

商场

财经

分类: 商界评论
专访李炜:折扣狂潮折射商业心态
    每到年底,圣诞、元旦、春节,一波连着一波,商家、品牌都铆足了劲打折促销。然而今年的打折季比往年启动得都早,有些地方甚至提前了一个月,而打折力度也甚于往年,买就送、直接减现金等,幅度大到让消费者惊呼“商家是不是疯了”。强劲折扣之下,有些品牌贴本经营,劳筋动骨。服装依然是折扣的主角,黄金、珠宝、钟表、饰品等也卷入其中。

    吐血折扣要引发品牌反思

    品牌营销咨询专家、上海战国策营销咨询机构首席顾问李炜说,打折是市场的阶段性调整,每年年底都会打折,但今年在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打折更甚于往年。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部分品牌真的面临订单减少、库存压力,而打折是回笼资金最迅捷的方法;二是形势带动,有的品牌自身生存压力并不大,但迫于其他品牌的打折压力顺势而动;三是对消费者的刺激,整体经济环境的不景气使得消费者的钱包捂得更紧,购买欲望没有以前高涨,而打折则是直接的、快速的刺激消费的方式。
专访李炜:折扣狂潮折射商业心态

    但从整体看来,导致今年折扣甚于往年,心理因素大于实际因素,各方心态的变化是最强烈的催化剂。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消费者、商家、品牌商,都已经进入了“角色”,三方面心态变化连锁反应,循环放大,导致了现在打折愈演愈烈的局面。

    李炜认为,打折并非销售的常态,很多品牌借此消化库存,在元旦、春节达到高潮之后会趋于平稳,尤其是09春夏新款上市后。

    但大幅折扣使得品牌伤身,记者了解到,如前期大洋百货的店庆促销使得很多品牌贴本经营、叫苦连天。李炜认为这会刺激品牌更多地练好内功,在品牌定位、库存管理以及产品设计等方面都要调整。调整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一是在生产各环节上控制成本;二是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加快产品生产、设计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三是针对性要强,即产品定位要准,市场要小而精,过去很多品牌、企业大而全的定位导致产品库存和资金压力增大。
专访李炜:折扣狂潮折射商业心态

    跟风折扣不是万能良药

    对于当前的折扣销售,李炜提醒品牌商折扣也要注重策略、把握节奏。首先,要有整体经营的营销思维,把促销放入整个营销战略规划中。其次,确定差异性的促销主题。没有明确的主题、鲜明的特色,则往往会被淹没在各种促销的海洋里。而促销主题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具有冲击力,让消费者记忆深刻;二要有吸引力或者兴趣点;三要简短、易记。再次,充分考虑年底促销工作的各个环节。年底促销对企业的年度销售影响很大。制定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和可执行能力:一方面坚持以往促销过程中效果较好的促销方式,另一方面又要敢于变通,勇于求新求异并且考虑活动费用及预期利润,从而制订合理、可执行的促销方案,保证旺季促销效果。最后,要把握好时机,重视“临门一脚”,通过对终端视觉、听觉和陈列摆放等各种方式,以及加强对终端销售人员的培训和活动告知,在促销的时候发挥明显作用。
 
    从折扣风潮透视产业前景

    从国外的金融风暴影响到国内的金融市场,从金融体系延伸至实体经济,进而蔓延到消费市场,从出口市场到内销,李炜认为整个传递是逐步推进的过程。到目前为止,金融风暴实际影响的只是小部分企业和人群,但造成了整个社会的心理阴影。展望明年,随着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以及人民币购买力减弱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对于快速消费、非必要消费将会影响更大,这其中就包括服装。但李炜认为,无论在哪种经济萧条下都有一条经济规律,那就是强者愈强,弱者更弱。从目前的形势下,服装行业凡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以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抗风险能力都很强。而且由于市场的阶段性调整,随着弱势企业退出,也会给大企业、优势企业更多腾挪、伸展的空间,也就是逆势上扬、扩张的机会。

    李炜说,过去国际社会都说“中国是个制造大国”,但其实我们是被外国人忽悠了,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而且市场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差,从目前的出口尤其是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受困就可见一斑了。因此对于国内的服装企业来说,通过改革创新、提升品牌附加值、市场竞争力才是根本之道。尤其是国内服装行业长期的粗放发展,管理水平和其他行业相差甚远。因此未来必须在加强内部管理上下功夫。此外,国内的服装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文化以及设计师队伍的构建。这些并非金融危机导致的问题,而是中国服装行业长期发展中的旧病,只是此次金融风暴让这些旧病都显现出来,使得过去想得过且过、讳疾忌医的现在不得不正视这些旧病。

                                                              采访:《服饰导报》记者 孙邦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