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传媒 |
首先我们要问的是:电视新媒体是什么?目标不清楚,无法确定策略!
我认为电视新媒体尚处于摸索过程中,现在没有非常清晰的图景,没有响当当的成功案例,尽管有很多关于电视新媒体的畅想。拿当年邓大人改革做比方,现在电视新媒体还处于深圳特区试点刚开始不久的阶段,还不敢动上海。
就举IPTV为例吧,虽然国内内地IPTV处于一个“要低调”、“不可不干,但不可大干”的阶段,国外及香港地区IPTV可是风风火火,电信运营商和有线运营商打得不亦乐乎。不过请注意了:那些电信运营商的IPTV策略叫做“me-too”策略(“俺也这样”),即模仿传统电视的策略,以直播频道为主、点播为辅。为什么?这样简单,只要内容比有线好、价格有竞争力就可以,就能赚到钱。香港PCCW这样做,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是用户拍摄制作视频、编辑频道等“革命性”的新媒体形态,没有看到能称上成功案例的(有一个current.tv值得关注),在可见的未来看不到发生像Blog草根媒体这样革命。这不,投资人王冉怀疑用户产生内容的价值。
传统电视媒体如果要采用“革命”策略,必须对新媒体形态有清晰的设计,必须有可预期的、可维持的收入,包括新内容形式(用户实时互动)、新的内容制作方式、新渠道、新的推广方式、新的业务模式等等。如果这样,将会要求新媒体事业部很快自负盈亏,一旦设想的目标不能达到,只好换人。希望大、失望也大。所以我看到一些传媒企业中的新媒体部门频频走马换将。
所以目前传统电视媒体不宜采用“革命”策略,不宜对新媒体期望过高,最好采用寄生在传统业务上进行增强、逐步摸索新媒体模式的策略。
如果我们认识到新媒体还是一个有点虚无缥缈的未来(可以谈谈境界),我们依托传统业务,用可见的新媒体技术、新的营销手段、新的渠道对传统电视媒体进行增强,将会从容的多,而且能够增加传统业务收入,并在当今传媒竞争日益白热化时、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比如可以为新媒体部门设置如下增强指标:
-
减少用户/观众流失。比如通过网络社区开展互动,提高栏目忠诚度。
-
提高收视率和订购率。比如利用网络媒体、利用网络营销手段,把已经被网络俘虏的、逐渐不看电视的人拉回来,告诉他们“电视有精彩”!
-
提升广告价值。如果我们能够知道每一个观众是谁、知道谁在看我的栏目,是不是可以更为精确地向广告商卖广告,而不只是卖广告时段?
进而新媒体部门可以采用寄生策略:
- 开展跨媒体营销。比如把互联网当成等现有电视内容的新渠道,获得传统收入之外的收入。具体一些,可以把P2P直播/转播当成扩大现有频道覆盖的手段,可以通过互联星空等VOD网站卖内容,等等。
-
开发增值业务。比如移动SP业务。
-
拓展传统媒体内容的新渠道。比如建立用户口传为基础的长尾渠道。
这样新媒体部门可以“寄生”在传统业务上,逐步摸索新媒体模式的,压力可以小一些,心中更有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