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文重温: 互联时代庶民文化

(2006-04-23 20:36:21)
分类: Web2.0

2000年第一次互联网高潮时写的一篇旧稿,今天翻出来,感觉仍然可以印证全民Blog、草根媒体、各种社区的火爆等。不过文章偏感性,就像“他们圈住了什么”一样。

知识和关系——互联时代庶民文化的核心

尤过 19/6/2000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国父孙中山先生在上一个世纪之交说过的一段话。那么有史以来天下大势是什么?那就是知识和信息冲破一切障碍,流遍四面八方,并不断地撞击、升华、丰富。彷佛是信息和知识有强烈的自由和生长的欲望和冲动,千方百计地要进入每个人的大脑(只要这人有足够的脑容量)、进入每台计算机(只要这台计算机具有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

 

这种欲望和动力来自于人类的不竭的求知和进化的欲望,即想要把整个世界复制在自己的大脑中,从而从容应付世界。

 

这大概就是庄子感叹的:吾生有涯而知无涯,……,怠矣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引发了人类的强化自己的脑力的进程:东方走入了自我修炼、追求在顿悟的刹那整体把握世界的途径;西方则采用科学-物理、心理的外化手段,并发明了外脑-电脑,极大地改变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什么是信息的价值?什么是知识的价值?在我们即将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时刻,上述两个问题在不断地被提出,也在不断地被给出答案,大家也在思考如何在新时代中取得成功。

 

信息的价值和知识的价值就在于实现这种流动。在新时代中谁最大地推动了这种流动,谁能更强化更多人的大脑,谁就将获得最大的成功。所以在中国神话中,当仓颉发明了文字后,鬼神为之哭泣;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奠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统一的文化基础,而秦王朝却因焚书坑儒压抑知识的传播没能万世永昌

 

反观IT产业及其历史,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种知识和信息的流动及其其后成功的推动者们,当然还有逆潮流的失败者们和错失机遇的看客们。

 

电脑在发明之初,主要用于处理数据,外化和强化了人的计算能力。然后开始了数据和信息的存储。但那时,这种脑力的强化(计算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最初由科学家们独占着,然后走入了政府、军事部门和大型企业。先是大型机,后是中小型机,但可称之为主机文化

 

这时黑客文化出现了。一批独行侠们从车库中、地下室里发明了PC,打破了主机文化的垄断,使得电脑走上了桌面,满足了平面制作、秘书等信息工作者们对计算的需求。黑客文化主机文化较量的结果是,一些主机文化企业错过了电脑向桌面这一新的疆域拓展的机会,一度陷入困境。

 

微软与苹果公司几乎同时开始了这一进军,但是从此之后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苹果公司满足于仅使计算机成为少数发烧友、少数精英的玩具,把自己局限在狭小的市场空间,沿用了主机文化的封闭模式,硬件软件一揽子方案,不对外全面开放。而微软则专攻软件,致力于使自己的软件进入更广泛的市场,使自己的产品为尽可能多的人所使用,并与IntelCompaqDell等结成紧密协同的生态系统,一种横向的开放的芯片、软件、整机的分工模式,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成功。由于苹果公司自我封闭,可以说在苹果公司和微软之间并没有发生真正的竞争,甚至微软一直在为苹果公司开发软件。最终以微软向苹果公司注入数亿美金、以解决其困境,而注明了两个公司的不同结局。

 

Bill Gates的梦想每个人桌上有一台PC,每一台中运行微软的软件可说是这一阶段的典型写照。这个梦想后来发展为著名的“Information At Your Fingertips”,即信息随手可得。

 

在同一时期,另一不能遗漏的重要角色是工作站。工作站同样也是对主机文化的反叛,代表着工程师文化,但相对于PC的风格仍是一种精英文化UNIX命令行指令就是最好的脚注。

 

推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的企业文化可称之为庶民文化。在传统社会里庶民是微小软弱的,但借助于庶民文化所提供的一切,庶民们在信息时代里将登堂入室。

 

继计算机占领了桌面之后,当前计算机正在继续其小型化、分散化的趋势,并开始了专用化的趋势,以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更大流动。这一领域已被概括为信息家电、移动计算等。尽管PC已获得了辉煌的成功,但是仍不是彻底的庶民文化。目前PC的复杂性对于更为普通老百姓来说仍是精英文化,对于中国尤其如此。已有国内学者将进入电脑和Internet世界描述为挑战,这更多的是指使用PC

 

如果说PC时代庶民文化的核心在于让庶民们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计算能力,那么互联时代的IT技术的庶民文化核心又是什么呢?知识和关系!

 

“Internet改变一切!已有许多人象离不开电话那样,已离不开Internet了。一个网上社会已在形成,人们在其中聊天、交友、购物等等。随着信息家电等新型产品的出现、以及计算机的日益友好,更多的人们将进入这种生活方式——万维网生活方式。此外Internet不仅是一种新型的交流、联络方式,今天Internet已成为一巨大的智脑,而且众多的企业、个人正在不断地联接进这个智脑,并为之增添新的内容。

 

众多的庶民们将成为这巨大智脑中的一个个神经原,伸展着无形的突触,与众多的其他神经原们链接成巨大的关系网络,向他人贡献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也从他人那获得知识、获得帮助。人类借助Internet融合成巨脑,在这之中个体的人将体验到那成神的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