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Web2.0 |
本文要点:国内标准化组织和企业、业界专家可以利用Blog展开交流,看清利益全景图,pk出标准提案优劣,在多赢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民族品牌”标准,并赢得业界广泛支持,快速普及推广标准,最终进军国际化标准。--郑治@传媒边缘
出于自主创新、掌握知识产权的战略考虑,国内企业和国家对“民族品牌”标准日益重视,进入2006年来,推出了3G的TDS-CDMA、IPTV的AVS、数字电视高清标准等一系列国内标准。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标准一路走来、磕磕碰碰,并不顺利。例如:
-
三大DVD民族品牌同时沦陷高清碟机标准之争:“民族品牌的EVD、HDV及 HVD在推出伊始就陷入"标准之争"的内战,价格昂贵与内容缺失更使他们饱受市场冷遇,而惟一的"国家推荐标准"EVD更在年初陷入种种丑闻”
-
模糊的高清标准?“目前的标准主要是针对接收设备,而数字电视传输标准至今仍未出台,这也存在着日后两类标准如何衔接的问题;同时,高清标准推出后,对于国内大多数技术积累欠缺的彩电厂商而言,也会在短期内他们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还有,一直争议不断的所谓央视高清"标准"未来何去何从......”
总结下来国内标准和标准化进程存在如下问题:
-
由于利益之争,国内企业推出的多个标准陷入“标准内战”;
-
单个的“民族品牌”标准由于缺乏广泛支持,国家相关机构也只敢“推荐”,从而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
-
标准实施进程缓慢,标准知识的普及面不够广,未能获得产业链广泛支持;
-
国内标准面临“洋标准”在中国的竞争、以及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阻击;
-
……
去年11月当华为等对IPTV标准表示异议后,我在IPTV也起标准争端,Blog能否改变游戏规则?中谈到:
-
整个标准制订组织利益代表性不完整,没有引入标准涉及到的所有利益攸关者(Stakeholder),比如技术专家为主,市场营销、运营等业务人员不够。 -
标准研讨不够开放,业界利益攸关者没有得到及时充分的信息披露,反之标准制订未能充分利用业界智慧。
-
企业提交标准提案时,仅仅提交标准本身,缺乏对标准提案的详尽分析、或者仅限于技术分析。
-
标准研讨往往仅仅限于如何制订标准,而不讨论如何实施标准。 -
传统沟通工具(研讨会、Email、传真等)有局限,难以形成一对一的深度交流和多对多的广泛交流。
并提出能否通过Blog改良标准制订和实施的流程。
拙文降低知识转移代价,提高决策效率--谈专业Blog价值讨论了专业Blog的价值“专业Blogger的交流,可以有效降低知识转移代价,帮助看清全景图,从而减少决策失误;此外专业Blogger积极影响全局策略、修正局部策略,可以充分提高组织决策效率。”这种价值同样适用于标准,适用于标准化组织、参与标准的企业、以及参与标准的行业专家。
下面简单谈谈Blog如何能帮助解决上述问题,并谈谈Blog对标准化具体价值。
-
通过Blog,标准化组织、提出标准的企业、或者是其他业内人士可以把利益放到桌面上,帮助看清利益的全景图。
-
通过Blog的公开性,可以让更多的业内人士参与标准讨论,尤其是市场营销、运营人员,从而充分了解“民意”;让更多的企业发表意见,从而获得更广泛的利益代表性。
-
多个标准提案在Blog上公开pk,“打嘴仗”,效仿古代先贤墨子的“非攻”,尤其可以借助业界“广大群众雪亮的眼睛”,从而pk出先进的技术方案,形成充分平衡各方利益的、多赢的、统一的标准方案。
-
当标准有了广泛的利益代表性后,国家有关机构也能有胆气把“民族品牌”标准定成强制性标准。
-
一个获得广泛“民意支持”、得到国家强制支持的统一标准,在与“洋标准”竞争中国市场时,孰胜孰负,一目了然。
-
依托中国的巨大市场,依托国内业界的广泛支持,“民族品牌”标准进军国际标准自然一帆风顺。从TDS-CDMA,我们已经可以管窥一斑。
-
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Blog的公开、互动、快速等特点,同样可以有效地帮助普及标准知识。
千好万好,标准借力Blog的事,还得落实:
-
哪家BSP来大力支持?这可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
哪个标准化组织首先采用这种方法,成为“民族品牌”标准成功范例?是AVS?还是TDS-CDMA?
-
哪家企业首先利用Blog充分披露自家标准提案优势,来为自己争取业界支持?
-
…...
延伸阅读:
前一篇:门户或服务?互联网创业必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