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传媒 |
目前中国节目产品的组织结构为:制片人、导演/主编/总策划、采编制作(记者、制作人员等),审核通常由主编承担。
- 例如《焦点访谈》:制片人、主持人、记者、策划和制作人员。
中国电视行业流行的制片人制实质多是国营体制下的电视制作的承包制:
- “制片人制确立了栏目作为单独的制作单位,使节目生产决策环节大大减少,对市场反应更加快捷,同时制片人还被赋予很大的人事权和财权。在栏目内,制片人享有人员的录用、进出、岗位分配、待遇设定等权利。这有利于制片人合理配置栏目内部资源,调动有限的人力、财力来做好节目。在栏目内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这种动态化的管理,使每个工作人员形成一种良好的竞技状态。”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
- 但是由于制片人权力过大,国营体制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已经导致了腐败:“2004年9月1日,央视原文艺中心副主任冯骥因涉嫌受贿被起诉至北京市一中院。他是继赵安之后,中央电视台内挖出的又一涉嫌经济犯罪的部门负责人。”“如果在规章制度的建立、执行方面存在某些疏漏,就使得掌握权力和控制资金的人有机会、有可能产生腐败。首先,资金审批环节缺乏监督。其次,经费的使用缺乏监控力度。最后,电视传媒业中的财务制度管理较为松懈,也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三大潜规则滋生电视媒体蛀虫
- 其次“目前的情况是:"制片人"素质参差不齐。这不仅体现在业务水平上,也体现在思想政治素质上。一部分制片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能力强,制片水平高,但也有的制片人文化素质很低,制约着节目质量上档次。”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电视业的影响-下
- “某种程度上说,当前各栏目是制片人的素质(或者叫人格魅力)在决定着从业人员的创作积极性,而不是经济措施。在市场经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激励因素也越来越凸显,此时仍然一味强调人为行政调动,而忽视恰当的经济鼓励,其结果必然是,制片人垮了,栏目也垮了。”现实一种:小作坊生产
- 此外这种承包式制片人制在节目内容审核监控上也存在问题,“制片人拥有相对较大的节目支配权,而目前制片人获取有关宣传政策和信息的渠道还不十分顺畅,引起了电视台内外管理系统对其在客观上可能影响节目导向力度的担忧。”模式与效率——对电视节目制片人制的初步考察
而在韩国实行的是制片人与导演并重的方式,其成效我们可以从“韩流”的盛行中略见一斑。
- 他们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是“导演中心制”,“导演中心制的建立在韩国是经过了市场考验的,是比较适合我们的一种操作模式。
- 其实说韩国是导演中心制,也不完全准确。韩国在拍戏的过程中,是由导演在艺术上全权负责,而在项目的运营上,依然是由制片人负责。导演和制片人的分工是很明确的,彼此责权清晰,各司其职。不会出现制片人干预导演拍戏,也不会出现导演插手影片的商业操作。当然,在韩国也有导演也是制片人的例子,但多数情况下,导演和制片人是分开的,相互独立的。
- 但在中国,通过这次《北京,我的爱》的合作,我们发现,中国的制片人和导演分工并不明确。制片人不但要负责影片的总体商业运作,而且在剧组也是事无巨细,什么都要插手都要管。尤其是对艺术,明明应该由导演决定的东西,制片人也要参与,还要管导演管演员,什么都要管。这在韩国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中韩合作方闹分歧 《北京,我的爱》被迫停机
面临市场化的冲击,中国电视业人士也已认识到“传统的”制片人制的落伍,孙玉胜说“付费电视的管理和传统电视的管理又不一样,传统电视的制片人制并不一定适合付费电视,在数字付费电视领域必须考虑频道的使用价值及销售方式,如何让付费电视更贴近受众的真正需求。”“人才市场上可能并不缺少制作优秀电视节目的编辑、记者或制片人,但缺少的是从事商业化运作的电视人才。在这里要求懂市场的人才、懂销售的人才,他们同时还要适合、了解电视节目,毕竟电视频道是特殊的商品”。中数传媒扩编数字付费电视人才
从微软的产品组织结构对照节目产品生产的组织结构:
- 制片人 = 产品经理
- 导演/主编 = 程序经理
- 采编制作 = 开发
- 审核 = 测试
但是这里的制片人=传统制片人+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同时需要借鉴韩国模式加强导演/主编的职权,并且加强审核测试环节、增设专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