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天笑97版
天天笑97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89
  • 关注人气:1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球三年回顾

(2014-07-28 09:32:16)
标签:

体育

高尔夫

 

2011728,买了练习场的储值卡,开始学打高尔夫。如第一篇博客所说,当时也是无奈之举。没想到玩了三年,越来越上瘾。高尔夫果然是绿色鸦片,所以最近喧嚣的“禁烟愚论”,也不无道理。

 

国家的事情,咱说不清,还是说说自己比较好。准备写这个东东,有一段时间了,可总是有无从下笔的赶脚。还是想到哪里就写到那里。

 

学球以来,我确实没请过教练。主要原因是我脚着教练费太贵。次要原因是教练说的,我就是听不懂。什么“重心转移”啥的,完全不能理解。人笨无可救药啊!但我也不能算是自学,因为得到过很多球友和教练的助言。加上勤勤恳恳地看博客,诸如“在路上的人”、“周易高尔夫”、“白冰”、老詹等等,还和平常心、维清、小郁、海岛(最近还有妖九、土豆等)等好友一起讨论,受益匪浅。

 

至于打球的体会,其实只有一句话,有效地利用身体打球。说来可笑,不是我不想用手打球,实在是本人属于手臂无力拳头小,打仗全靠抄家伙的类型。好在我的腿还比较粗壮,脚踢石头都不骨折,可堪一用。所以从练球初始,就琢磨着如何借用腿部的力量。当时如果有小郁那么大块的胸肌腹肌红二三四头鸡,估计也不会乱寻思找偏方了。

 

实话说,借用下盘力量比用手抡,要难多了。发力流程长,控制不容易。节奏稍有不对,节点稍有错误,结果就是前功尽弃。我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寻找上下的配合,到现在也不敢说总能找到,偶尔碰上一回,嘴巴都会笑歪。

 

借用下盘力量,更容易导致上肢受伤,这是我的惨痛教训。现在想想也不是什么复杂的问题。放松的上肢不发力,但并不意味着不受力,反而是受的冲击力更大。如何保持松紧有度、有张有弛的肌肉弹性,实在是一个说不清楚的问题,只能自己慢慢体会。俗话说久病成医,背伤和小腹肌肉拉伤,让我对高尔夫运动创伤有了全新的认识。打高尔夫硬伤不多,但疲劳伤不少,这玩意儿也能伤人呐!2012年,就是在伤病中报废了。

 

进步最快的是2013年。整整一年没灾没病打了将近60场球,还打了二、三十场小九洞,在实战中检验各种打法与攻略,重大失误明显减少,逐步摆脱高差,进入中高差行列,为站稳中差,遥望单差,打下了良好基础。

 

如果有人问我,打球的标准动作是什么样子,我还真说不上来,因为我没有受过严格的理论培训,也不知道哪里有这样的理论及其相关的培训机构,所以也就当不了教练。手腕应该怎么折?手臂应该怎么直?肩膀子应该平转还是邪赚?腰胯应该怎么扭动?脚腕子脚跟脚心脚趾头应该用什么力?等等,我都是一知半解。我的体会是,顺着劲儿来,越顺越好,越较劲越不好。和博友讨论动作时,虽然我也是瞎掺乎,其实我只是看是否顺眼,顺我者赞,逆我者吐,也就是图个乐。我看着最养眼的,就是小魔女魏圣美。但即使是她,好像动作也不可能保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一致性,波动总是有的,而且很难说漂亮的动作与成绩有高度的相关性。既然我们业余选手的波动不可控,那追求完美挥杆的意义何在呢?职业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也不必花过多的时间去追求,只要大框架没有大错,也就可以了。

 

作为数据控,我对我的一号木做过测试,以验证上面的观点。具体内容是,打10个球为一组,看看打到甜点的概率有多少。结果令人遗憾,完全是发散的,尽管我已经全力保持挥杆的一致性。但我过去一年用的一号木,磨损点明显处于甜点的向内偏上部位,也就是说,数以千计的击球揭示了我的击球点在统计学意义上是偏离甜点的。为此我做出了一些修正,但这个修正的结果,可能要一年以后才能做出,或许是偏外偏下了,也是说不定的。我们业余玩家,没办法和职业比,练习量和技术手段都不够,当然老詹是个例外。

 

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切推,好坏之间大概有十几杆。这是一个不稳定因素,是造成成绩波动最主要的原因。其根子在于对果岭的研读上。对于那些一致性比较好的果岭,速度稍微快一些的果岭,我的切推表现就会比较令人满意。如果果岭速度忽快忽慢,那就是悲剧了。我的看线能力非常差,看的时间短就看不准,看的时间长就眼发花,总是找不准推击线。要想实现全年90杆的平均杆数,后面就要保持平均87杆的水平,这对我太难了。唯一的希望是,在切推上找回这3杆。我有时候真想让球童帮我摆线算了,但理智告诉我,咱家还没那老到蹲不下身的年纪。

 

要说练球三年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如果不算交了一帮损友,找回了一些老友,那就是减膘了!头一年还不明显,最近一年半,下场比较多,体重下降了11公斤,马上就到标准杆了,且各种化验指标直逼正常值,我能不乐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体会S&T
后一篇:暂停摆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