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式“斜眼理论”初探

(2014-06-20 10:11:15)
标签:

高尔夫

技术探讨

土豆西红柿兄阐述了被江湖称之为“斜眼理论”的挥杆妙招,非常有意思。

 

土兄是这么定义的:上杆时眼球右转30度,把球杆平推向眼球注视的地方。基于奇妙的人体运动本能,这只需要让整个左臂左肩肌肉群做一个动作,而整个下盘(包括胯)是稳稳不动的,只是肩与手臂形成的倒三角在自主转动。

 

土兄的定义,其实是基于分段式上杆的基本要领,增加了一个斜眼的动作。关于分段式上杆,老詹前些时候已经充分演示过,而且还是相当的极端,好友们看老詹就行了。问题是老詹是不是斜眼,这他没说,我们也不敢问。

 

斜眼30°的好处,土兄说的很明白。我要补充的是,下杆时,这个30°,也很奇妙。

 

有高手说,下杆时的释放点,大体在右侧裤兜附近。我比划了一下,当左手到达右侧裤兜时,左臂与垂线的夹角,大体在30°左右。当然特体人士或有区别。我自己的体会是,在这里释放,如果收杆比较充分的话,杆头有小角度的in-out-in,容易打出小左曲和小右直的球路。对一号木来说,这是比较安全的打法。如果眼睛一直盯着这个30°,别的不敢说,留头的问题算是解决了。俺看了一下海岛兄给我做的截图,发现我也是“歪头/斜眼”派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http://s1/bmiddle/001DbHyvzy6JOIyi6Pe90&690


 

 

友情提示,长时间斜眼也许有问题,假斜变真邪,似乎得不偿失,家人也不能答应。所以,头部轻微扭转,或许也是可行的。哪位图片控能不能把老虎老猫们击球瞬间的眼睛方向标识出来,让咱们开开眼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经土兄同意,特粘贴原文附后。如有知识产权争议,请找土豆和西红柿理论去吧。

上杆诱导?~

土式“斜眼理论”初探 (2014-06-20 04:52:01)
标签:

高尔夫

benhogan

19兄搞了一篇“启杆之前的小动作”的博文,我在帖子底下瞎掰了一句我的小动作是眼球右转30度,就被19兄和su兄埋汰了,好吧,你俩都是坏蛋~~不过,笑总的一番话居然引起了我继续瞎掰下去的兴趣~~~

正所谓道(握杆和预备站姿)生一,一(上杆)生二,二(下杆启动)生三,三(下挥杆)生万物。。。。。。瞎掰打住,留待下回,还是回到正题吧。

其实我在很长一段时间是被“如何启动上杆”这个问题所困扰的。很多时候握杆和站姿都感觉做得充分好了,但总感觉离上杆过程还缺点儿什么。对于我们这些目前只能做做周末甚至月度球手的人来说,想通过千万次的挥杆击球来实现有意识准备无意识挥杆这种高大上般的挥杆过程,不仅时间上不允许,而且也会因为对球场的生疏感知而不由自主的紧张起来,如何在压力面前打出稳定可重复的挥杆是我们这类球手必须面对的“研究课题”~~

通过与“侯根五堂课”里的图片、侯根和伍兹等人挥杆视频的不断比对,我已经确信自己领悟并掌握了握杆与预备姿态的各个细节以及如何调校的方法。这二者调校完毕后,球杆上挥的通道(或者叫上杆轨道、上杆平面)也就因此被唯一确定。唯一确定的上挥杆通道带来的是稳定的下挥杆和击球质量。

http://s3/mw690/0020UAxWty6JOpKFikqb2&690

图中,1是击球方向基准线,2是上杆时的杆头正确运动轨迹,X是我早前常常出现的错误的上杆杆头运动轨迹。

前面说了,我的上杆启动小动作是眼球右转30度,对于我来说,这样的做带来的好处有三:

1、解决了上杆如何启动的难题。因为眼球右转30度后,基于奇妙的人体运动本能,我只需要让整个左臂左肩肌肉群做一个动作——把球杆平推向眼球注视的地方——这个启动过程可以注意到的是,整个下盘(包括胯)是稳稳不动的,只是肩与手臂形成的倒三角在自主转动。

2、为上杆通道增加了一个检查点。图中的X轨迹是我早前常常冒出来的错误上杆轨迹,这样的上杆带来的是无可救药的左直、左曲球。虽然这个问题早已解决(没别的,还是得抠握杆和预备站姿的细节),但心理阴影一时半会儿没那么快消除,所以眼球右转30度,给上杆过程增加一个检查点,如果目光注视处的杆头轨迹出现与方向基准线相交,那我就知道这个上杆是有问题的。

3、由于上杆平面唯一且确定,眼球右转30度完成注视上杆启动的检查后,控制眼球转动的肌肉可以迅速把眼球转回来盯住小白球直至完成挥杆全过程,不需要担心一时没盯住球球就乱跑或击球不实。而且头部不动的好处不需要我多讲,稳定的头部带来稳定的击球,不需要任何补偿动作。

话说回来,如果哪天连眼球都不用右转30度,估计我的无意识挥杆就练成了,那就哈哈哈哈啦~~~

笑总,这作业还行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