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困惑的高尔夫之“延迟释放”

(2012-01-31 14:55:35)
标签:

杂谈

 

本想过一段时间再写这个题目,毕竟有些内容还没想透,有些东西也需要再实践一下。最近看到名模老詹大谈特谈“释放”问题。如我这样的菜鸟,不看老詹的博文,睡不好觉啊。可看了老詹的博文,才发现睡觉质量也会明显下降的。既然做不到眼不见为净,那咱就“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先写几个字,打个防疫针,“任凭雨打风吹,我自巍然不动”。

 

前一段,看了周易老师的博文,其中关于“释放”的描述,很是精彩。但为什么“释放”,如何“释放”,则不大明白。后来,又看了路上的博文,其中关于重心位移和握杆力度变化的两篇博文,似乎对理解如何“释放”,有很大的帮助。到练习场试过几次,感觉也很靠谱。

 

为什么要“释放”?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就是击球时杆头的速度是否应该最大。在侯根五课中,我们可以读到“在刚超过击球点的位置两手臂要完全伸直,此处杆头速度达到最大,而不是在击球点”。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就是冲量Fdt的积分取得最大值。扣除球与球杆材质的影响,人们可控的是力F,与杆头速度正相关;击球时间t,与加速度正相关(不考虑切线方向力导致的旋转)。因此保持一个合理的速度和加速度,似乎是长打的关键。

 

保证击球时的加速度,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众所周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由外力引起的。那么,在击球前用双手或任意一只手“有效”加力,杆头自然产生加速度。我曾经用7号铁试过(呵呵,咱是菜鸟咱怕啥?!),下杆初始不用力,杆头至腰部时加速扭胯+右手推杆,平均距离确实要远5-10码。还有些业余高手,通过转动手腕实现加速度,这个我没敢试,但据说效果是不错的,7号铁轻松打到180码。

 

但是,通过这种加力方式取得的额外加速度,会导致挥杆的不稳定。老詹在《为什么要释放?》中写道:“身体和手不再给杆施加除了向心力以外的力,这样能让杆头不受干扰地沿着它自己的轨迹运动,能够让杆头的轨迹更加平顺,使得击球时不会让杆头的运动太复杂儿(通假,而)影响球飞行的方式”。我很赞同老詹的说法。实际上,这是一个伺服自反馈的过程。看看发射卫星的视频,就很容易理解了。初级火箭力量很大,末级火箭的出力相对是很小的。

 

第二种办法,就是人们常说的“释放”,或者是“延迟释放”。挥杆时出力逐级递减(请参阅路上关于握杆力度变化的博文),击球时“手在球前”。其原理仅仅是大家常说的“近端制动,远端加速”。当然,如何制动,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是一个大问题。我准备请教一下平常心,她是医生,我不是。当然也可以参考一下老詹关于扭胯后制动的视频,如果他那样打了一段时间还没出什么大事的话。

 

所以说,“释放”的目的就是在非惯性系中实现不加力而“加速”的过程。据传说,这是有偿老师(拉丁名:科里奥利)发现的。

 

有兴趣的爱好者,或可自己计算一下杆头击球的最大冲量,只要您的微积分普通物理之类的还没有统统还给老师就行。计算本身应该不复杂,也用不到诸如拉格朗日方程之类的高深学问。当然,我是算不了的。我脑子不好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