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说,现今的教育制度尽管有诸多弊端,却也确为一种较为公平的选材制度。它能让家境贫寒的学生与家庭富裕的学生公平的享有受教育与升学的机会,这使得生源质量有所保证。但是,目前这种教育体制是有弊端的。
我认为,目前的教育制度最失败的地方不是不能培养实用型人才,也不是强调全面发展而忽视了专才,而是扼杀了学生宝贵的个性!本来学生在入学之前是具有对事物看法的独立的见解的,可是一经过老师的强制性灌输,学生宝贵的个性就消失了。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比如在学生刚读小学时,你问一个学生,一加一等于几,他(她)可能会说,在不同情况下,会有不同答案。比如一只鸡加一只鸡答案就是两只鸡,如果是一滴水加一滴水呢,那结果就还是一滴水——因为水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可是,在课堂上,老师会说,一加一只会等于二,因为这是沿用了很久的公理。在很多情况下,学生会在老师“权威”式的教育模式下先是被动后是主动的接受了老师的观点,慢慢的,学生的思考方式就发生变化了——“真理”是衡量事物的标准,而自己富有创意的想法就被无情的扼杀了。
老师在课堂上拥有“话语权利”,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话语权利”是以一种“权力话语”的方式出现的,在“权力话语”这一权威下,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填鸭式”教育是典型的上述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里,课堂是舞台,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老师的表演是唯一的真理,学生只有安安静静看的资格而无任何发言权,而评价一个人的能力的很重要的方面的创新能力与想象的能力就被无情的扼杀了。
其实,在我看来,在课堂这个舞台上,学生才是演员,而老师的角色则应是导演加观众,老师所要做的就是导演角色的点拨与观众角色的鼓励。老师在知识上占据优势,理应用这些优势以导演的方式从旁点拨与启发学生的思想;而老师在学生心中的知识化身的形象又可以适时的以观众的身份鼓励学生的表演。我想,这或许是较好的教学模式。
【作者:白浪逍遥 发表于 2007-10-9 17:22:00 中国思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