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之3大小吴哥

标签:
旅游图片 |
分类: 柬埔寨暹粒之行 |
第二天是行程中最精华的部分,游览大小吴哥。导游也是特别的卖力——为第二天打基础。
小吴哥,是规模庞大的印度教风格的祭天供神的石窟神庙。
大吴哥则是帝国的宫城,里面建有护城河、城门、宫殿、花园、斗象坛、巴戎寺、八方寺、巴肯山神庙、女王宫等一系列建筑,是整个王国的心脏。
吴哥窟(Angkor
Wat)是一座寺庙,它的传奇之处在于一是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庙宇,二是也是被废弃几个世纪的寺庙。三是它在废弃期间与世隔绝,无人知晓,连传说都不是。因此,一被发现,就越过传说成为传奇。
因为传奇,成为柬埔寨的骄傲,柬埔寨的标志,自然也成为柬埔寨的旅游名片。1992年,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之谜
柬埔寨的历史叙述起来很简单,分三个阶段,吴哥王朝前,吴哥王朝,吴哥王朝后。虽然或许它们的经历丰富多彩,但是可是,关于他们的历史也许就这么简单,吃了没有文字的亏。虽说建筑是无声的历史、无声的文字,它所承载的信息是文字所不具备的,但文字就是文字,很多时候就需要文字记载。再有就是,吴哥窟被废弃,废弃的连柬埔寨人自己也遗忘了,甚至连传说也未留下。因此,吴哥窟的被发现才是一个传奇。
吴哥窟其实只是众多寺庙中的一个,当然它应该是最大的一个,是皇家的寺庙。中国的文献《真腊风土记》记载,吴哥窟为“鲁班墓”:鲁般墓在南门外一里许,周围可十里,石屋数百间。又说国王死后,有塔埋葬,有此推测吴哥寺乃皇陵也。吴哥窟出名不仅在于它是最大的一个,还在于它是保存最好的。所以能保存好,归功于当时人的一另外一个动作,修建了护城河,而且那个了相当宽的护城河。护城河没有阻挡人的进攻,但却阻挡了植物的破坏,对于吴哥众多的寺庙来说,植物才是最大的“破坏者”,说破坏有此不准确,实际应当说是竞争者。在植物与寺庙的竞争中,达到了双输,植物长的唇形怪状,寺庙也遭到了破坏。但总的来说,在没有人的保护下,寺庙最终将被吞噬,反映出自然的力量。护城河所以能保护寺庙,在于它阻挡了植物的入侵,把对寺庙来说,如洪水猛兽般的树木阻挡在寺外。其它寺庙在遭到了树木的驱逐与围剿和绞杀,比较典型的如女王宫、崩密列。大漠的城池掩埋在沙漠之中,而雨林中的废城则淹没在丛林之中,这就是自然的力量。
大约在9
世纪初,中国唐朝开始衰落的时代,在今柬埔寨吴哥为中心的南亚一带,高棉人阔耶跋摩二世建立了自己的高棉帝国,三百多年后,12世纪,在中国宋王朝时期,这个王朝或许达到了鼎盛,于是,精美绝伦的吴哥寺庙群开始营建。与宋的文化艺术达到高潮一样,吴哥建筑达到了艺术上的高潮。所有吴哥寺庙的建筑,都有优美的造型,所有的墙壁都刻有精美的浮雕,通过壁画浮雕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每个平台的周围都有面向四方的长廊,连接着神殿、角塔和阶梯。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或许在那个时代,这些很独特,但并不稀奇,因为那时的很多王朝都会集中国力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吴哥的寺庙却阴差阳错地保存了下来,虽然它是以残垣断壁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但正是这种残垣断壁,使得它既为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探索发现的神奇感。
因为吴哥王朝好像是突然消失的,消失得连高棉人自己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处先人创造的建筑,可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从公元15世纪的某一天开始,吴哥的寺庙群连同它的都城就突然被废弃了,如同庞贝城被火山吞噬一样。然后,在几百年里,这个曾经辉煌的地方同树木、热带雨林和杂草丛生相连,成为林莽与荒原。直到19世纪穆奥发现这个遗迹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
按常理以及多数人的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可能一下子就消失了,即使这个民族消失了,何况高棉这个民族还在。民族在,民族文化就应该能保留,何况吴哥王朝是一个延续了600多年,曾经骄傲过的王朝。民族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民族在,它的文化不可能一下就中断,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发生这种事情,或许有两种可能,一是被外族征服,被迫放弃自己的文化传承;一是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城池连同它的文化被毁灭。即便如此,外敌入侵不可能导致民族记忆的完全消失,只不过是改朝换代,如同中国中原经常发生的那样。自然灾害在毁灭城池的同时,也会在后人留下深刻的记忆,那个曾经的土地。
因此,吴哥窟现象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不过有谜就对了,这实际上是在给吴哥做广告,人是好奇的动物,人们就是喜欢追求谜,仅此,吴哥就世界扬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