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 鞌之战齐国挨打了

(2014-08-19 18:26:42)
标签:

房产

分类: 鉴往春秋之东周是怎样被废的

2. 鞌之战齐国挨打了

 

 

鞍之战是齐鲁之间的纷争引起的。过去有句话叫远亲不如近邻,但在春秋战国时期,近邻往往相仇。因为那是一个争霸的时代,各国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于是近邻国家最容易因领土居民利益的纠纷产生矛盾,因此,那个时候大多是远交而近攻。实际上远交的目的也是为了近攻,以使自己在斗争中占据主动。齐、鲁是近邻,因边界纠纷经常发生矛盾。公元前589年春,齐顷公率军讨伐鲁国,攻克鲁北国境上的龙邑。鲁国的盟国卫国派大夫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军救援鲁国,在新筑(今河北魏县南)被齐军打败。鲁、卫二国转而向晋国求救。晋国会出兵吗?

晋中军帅郤克巴不得出兵。为什么?

这里有一场私人恩怨。

邲之战后,晋国因战败,国际地位受到挑战,因此,希望联合齐国,摆脱困境。公元前594 年春,晋国想在断道(今山西省沁县东北)召开诸侯大会。派大夫郤克出使齐国,邀请齐国赴会。一方面,晋国战败,齐顷公有点不把晋国当根葱另一方面,战胜国的楚国也不敢放弃齐,晋楚两国都在争取齐国,齐国此时偏向于楚国,因此慢待、甚至侮辱了晋国的外交使节郤克。

怎么慢待与侮辱?有不同的版本。

《史记》说,郤克出使齐国,齐顷公让其母坐在帷幕中观看。郤克上阶,夫人笑话他。郤克说:“此辱不报,誓不再渡黄河!”

《左传》说,晋景公派遣郤克到齐国征召齐顷公参加盟会。齐顷公用帷幕遮住妇人让她观看。郤克登上台阶,那妇人在房里笑起来。郤克生气,出来发誓说:“不报复这次耻辱,就不能渡过黄河!”

《国语》说,郤献子出使齐国,齐顷公让宫女们躲在帐幔后面偷看并讥笑他。

看来,取笑郤克是发生的事,为什么取笑?因为郤克有残疾。什么残疾史书上没有详细,有说他是跛子,有说他一只眼瞎了,有说他是驼背,反正是有值得笑的。《史记·晋世家》作了详细的描述。

郤克鲁国季孙行父卫国使臣孙良夫三队人结伴来到齐国朝堂,会见齐顷公。齐顷公一看,三个人都有残疾,郤克是驼背,季孙行父是瘸腿,孙良夫是一只眼。于是,第二天会见,齐倾公安排一个有驼背的侍从领着本就驼背的郤克、一个拐子领着略有瘸腿的季孙行父、一个独眼龙侍从领着瞎了一只眼孙良夫然后很孝顺地让母亲来看看笑话。然后朝堂之上,大笑不止。

郤克在齐国受辱发誓要报复齐国。一般人,比如卫国的孙良夫、鲁国的季孙行父受了齐国侮辱只能忍着,他郤克不能,因为郤克不是一般人,而是晋国的重臣。晋国又是一等一的大国因此,回国后,郤克力主伐齐,虽然晋景没有同意,但晋国执政官士会看出,郤克不出此气,会出问题,于是主动让贤的,让郤克做了正卿,也就是第一国务卿。实际上第一国务卿还是中军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三军统帅。这样的人得罪了,齐国是要吃报复的。因此,虽然晋国国君晋景公不同意,但郤克时刻寻找着报复齐国的时机,于是,鲁卫两国一来求救,郤克,作为 三军主帅比鲁卫两国还积极。对于晋景公来说,自己的大臣受辱,还是小事,受自己保护的盟国被欺负,自己的霸权受到挑战就是大事了,于是晋景公让郤克率晋国解救鲁卫两国。郤克协同上军佐士燮与下军将栾书率兵车800乘及戎人步兵齐。

齐顷公听到晋军出东撤,晋、鲁、卫联军尾追至糜笄()山下。两军列阵于鞍(济南西北)

春秋时期著名的之战爆发。

晋国联军主将郤克,解张为郤克驾车,郑丘缓当戎右。

齐军统帅齐顷公,邴夏为齐倾公驾车,大夫逢丑父为戎右

晋军一向勇猛,齐军也不甘示弱,自恃齐军勇猛齐顷公很小看晋军,他求胜心切,马不披甲,自己不吃,也不让士兵吃饱饭,说:我姑且消灭了这些人再吃早饭。着齐兵冲向晋军。

晋军受到了很大的压力,主帅郤克被箭射伤,血流到了鞋上,郤克看到血说:我受伤了!那意思是有点想打退堂鼓。

解张说:从一开始交战,箭就射穿了我的手和肘,我折断了箭杆仍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成黑红色,哪里敢说受伤?您忍着点吧!

郤克的戎右郑丘缓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到危险,我必定下车推车,您难道了解吗?不过您真是受伤了!

解张说:军队的耳目,在于我们这辆的旗子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子由一个人镇守,战事就可以完成。为什么要为了一点痛苦而败坏国君的大事呢?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抱定必死的决心,受伤还没有到死的程度,你还是尽力而为吧!于是就左手一把握着马缰,右手拿着鼓槌击鼓。马奔跑不能停止,全军就跟着上去。

齐军终于尝到了轻敌的恶果,在晋军的攻击下大败,晋国追赶齐军,绕了华不注山三圈。

追在最前面的是晋国的大将韩厥。在此前一天晚上,韩厥梦见他早已去世的父亲对他说:明天不要站在战车左右两侧。因此韩厥就在中间驾战车追赶齐顷公。

 齐顷公的司机(御者)邴夏说:射那位驾车人,他是君子。

 齐顷公说:认为他是君子而射他,这不合于礼。于是,射车左,车左死在车下。射车右,车右死在车中,唯独放过了驾车的韩厥。

晋国将领綦毋张丢失了战车,跟上韩厥说:请允许我搭乘您的战车。韩厥让他上车,綦毋张准备站在左边或右边,韩厥用肘推他,使他站在身后。韩厥弯下身子,放稳车右的尸体。逢丑父和齐顷公乘机互换位置。以防不测,果然,齐顷公的战车在将要到达华泉,骖马被树木绊住。在此之前,逢丑父睡在栈车里,有一条蛇爬到他身边,他用小臂去打蛇,小臂受伤,但隐瞒了这件事,因此,他不能用臂推车前进,这样被韩厥追上。

韩厥拿着马缰走向马前,跪下叩头,然后捧着酒杯加上玉璧献上,说:寡君派臣下们替鲁、卫两国请求,说:不要让军队进入齐国的土地。下臣不幸,正好在军队服役,不能逃避服役。而且也害怕奔走逃避成为两国国君的耻辱。下臣身为一名战士,谨向君王报告我的无能,但由于人手缺乏,只好承当这个官职。

这是对待被俘国君的正确态度和典型性表达方式。

但这个时候,齐国国君已有逢丑父扮演,真正的齐倾公这时是一个充当保镖的角色。韩厥没见过齐倾公,于是扮演齐倾公的逢丑父让充当保镖的齐顷公下车,到华泉去取水。结果郑周父驾驭副车,宛茷作为车右,带着齐顷公逃走     

郤克赶到,他当然认齐倾公,看到逢丑父冒充齐倾公要杀逢丑父。逢丑父说:杀了我,从今以后再没有代替他国君受难的人了,有一个在这里,还要被杀死吗?

郤克也觉得一个人死来使国君免于祸患值得敬佩,杀了他,不吉利。于是赦免了逢丑父。这也用有一种行动在宣传——事奉国君的人就应该这样

齐军战败,齐顷公派遣大夫国佐把纪甗、玉磬和土地送给战胜诸国,说:如果他们不同意讲和,就随他们怎么办吧。

国佐送去财礼,晋国人不要财礼,一定要让萧同叔子作为人质,同时齐国境内的田陇全部东向。

国佐回答说:萧同叔子是寡君的母亲,齐君的母亲就犹如晋君的母亲,他们拥有同样的地位,您怎么处置她?您一定要把人家的母亲作为人质以取信,诸侯会怎样看?您又将要怎样对待周天子的命令呢?这样做,就是用不孝来命令诸侯。《诗》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竭尽,永远可以感染你的同类。如果用不孝号令诸侯,这不是道德的准则!先王对天下的土地,定疆界、分地理,因地制宜,以获取应得的利益。所以《诗》说:我划定疆界、分别地理,南向东向开辟田亩。现在您不顾地势是否适宜,只管自己兵车进出的有利,让诸侯田垄全部东向,恐怕不是先王的政令吧!违反先王的遗命就是不合道义,怎么能做盟主?四王能统一天下,主要是能树立德行而满足诸侯的共同愿望;五伯能领导诸侯,主要是能自己勤劳而安抚诸侯,使大家服从天子的命令。而且您是以正义之师伐齐,却以暴虐无礼来结束,怎么可以呢?您若要先君的器物和土地我们可以给但你们要求太过分,那我们只好收集残兵败将,背靠自己的城下再决最后一战。

鲁、卫两国也觉得郤克作得有点过份,就劝谏郤克说:齐国怨恨我们了。齐国死去和溃散的,都是齐侯亲近的人。您如果不肯答应,必然更加仇恨我们。现在您得到齐国的国,我们也得到失地,缓和了祸难,这荣耀也就很多了。齐国和晋国都是由上天授与的,难道一定只有晋国永久胜利吗?

于是郤克答应了他们,只让齐国归还侵占的鲁、卫二国的领土。
    鞍之战,晋国成功地打破了齐、楚联盟,把齐拉到了自己一边。为了加强晋齐联盟,晋国后来牺牲鲁国利益,鲁国将汶阳之田划归齐国 

鞍之战刺激了齐倾公,鞍之战的第二年(公元前588年),齐顷公朝见晋君,想用朝见天子的礼节拜见晋景公,晋景公不敢承受,齐倾公回国后开放自己游猎的园林,减轻赋税,赈济孤寡吊问残疾,拿出国家积蓄来解救人民,厚待诸侯。齐国有所恢复。公元582顷公死,其子灵公环继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