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谁来梦周公
(2014-01-21 12:02:37)
标签:
周公以貌取人人不可貌相 |
分类: 平说西周 |
要了解周公,我们也模仿孔子,梦一回周公。“梦周公”出自于《论语·述而》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年轻时力行周公礼乐之道,曾经梦到跟周公一起谈论治国事,后来人老了,心也老了,再也无心施行周公之道,所以就不再梦见周公了。以至于后来突然发现自己真的老了,这么长时间没有梦到周公了。周公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周的思想及实践是孔子的儒学的基础,孔子崇拜敬仰周公,是周公的超级粉丝,因此,常常“梦到周公”。
人们经常说今天是一个恶搞社会,什么都用来调侃,实际上我们的文化中就有这种调侃的基因,因此,一方面庄重严肃,另一方面也有轻松幽默。“梦周公”用今天的话来解释,自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周公是睡觉中发生的事,因此,后人就以“梦周公”一词来形容“睡觉”。犯困了,人们开玩笑说周公来找我下棋了;周公给我打电话了。如果你去找某个朋友,他恰好在正睡觉,那么他的家人就会告诉你他和周公聊天去了。如果有人说,我要去和周公见面了,就表示她要睡觉去了。这些话传多了,就变了味,以讹传讹,变成了周公能解梦。这自然是讹传。周公解梦应该是后来人编造的。
今天我们也来白日做梦,梦一回周公。要梦周公,首先会想到他的形象,因为他不是空气,但是传统的学者一般是不描述人物的长相的。因为他们注重人的思想和行为,而有意谈化人的长相。无非是一个鼻子二个眼睛。但是周公却是较少有长相记载的历史人物。根据荀子的描述,周公不像父亲姬昌长相高大,是个矮个子,而且周公长得不仅矮,身材也不好,所谓形如断髭,说周公的体形如枯死的树木,还是断了枝的。不要以为荀子在丑化周公,它真实的用意是夸周公。有这么夸人的吗?荀子就这么夸人的。荀子以相貌为题,论证了人不可以貌像,海水不可斗量的道理。尧是大个子,舜是小个子,周文王是大个子,周公是小个子,孔子是大个子,叶公是小个子,个子高矮不影响人的善恶。舜长得不怎么样,个子矮,还长着三个眼眸。孔子长得更像凶神恶煞,大禹是瘸腿,商汤是跛足,商汤宰相伊尹没有胡须和眉毛,但他们的人品都很高;楚国的叶公子高,矮小猥琐,走起路来甚至连衣服都撑不住,但治理白公之乱却易如反掌,关于叶公子高我们要多说两句。叶公沈诸梁,字子高,春秋楚国的一位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被楚昭王封为叶邑。叶公的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经考古发掘证实,叶公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组织民众修筑了中国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比李冰修都江堰早两百多年。至今,叶公修筑的东陂、西陂遗址保存尚好。叶公最著名的功劳是他不以怨报德,果断率兵平定了白公胜的叛乱,为了楚国的长治久安,他把职位让给别人。但是他曾经与孔子有过争论。“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叶公说我们这里有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就去告发。孔子也说,我们那里也有正直的人,父亲有过儿子为他隐瞒,儿子有过父亲也为他隐瞒,正直就在里这种隐瞒里面。从争论中看出,叶公崇尚法治,法不容情。而孔子崇尚“仁治”,情大于理。后来,汉代儒者刘向就编了一个寓言,叶公好龙,丑化叶公,于是叶公的形象就这个寓言会毁了。看来,宁可得罪会说的,也不要得罪会写的,得罪会写字的人一臭就是万年。
人不可以貌像,只说正面的例子不说反面的例子似乎说服力不强,荀子还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相貌英俊者的恶举,他说夏桀和商纣王长相都很英俊魁梧,力量无限,能敌百人,可谓健美男子也。但国家却毁在他们手里,不仅身死,而且死后多少年还要遭到后人谴责。荀子进一步分析说,一些长相俊美的公子哥们,虽然女人们都想让他们做自己的丈夫,女孩都想让他们做自己的男朋友,但真正的君主却羞于让他们做臣子,真正的父亲却羞于让他们做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不久就会招惹麻烦,而被杀。荀子的思想是让人们不要以貌取人,他认为,观看一个人的容貌体态,不如研究他的思想,研究他的思想,不如看他选择的思想方法。人品的高低与高矮、胖瘦、容貌体态无关。所以,“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荀子《非相》)因此,长相好并不是优点。但是,人是感性的动物,而非没有情趣的机器,长相好总会让人产生美的感受,好的感觉,善的愿望,真的舒服。而且还会产生今天所谓的“晕轮效应”,因为他长得好,而把一切好的东西都主观地附加在他身上。一个相貌柔美的姑娘,人们很少会想到她会手持利器,惨无人道地杀人害命;而一个面目狰狞的大汉,人们一般不会把他与心地善良联系在一起,正如《巴黎圣母院》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好的长相有时还能给人带来好运,如《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楚汉相争时,张苍随刘邦大军进攻南阳,犯了死罪,“坐法当斩,但当解衣徒刑时,监斩官王陵惊异张苍是个罕见的美男子,身长大,肥白如瓠(葫芦瓜)报告了刘邦而赦免了张苍的死罪。张苍后来成为汉初的名相。历史有一定的偶然性,张苍若不是长相出众,身材高大又肥白如葫芦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早已成为刀下鬼,也就不会成为有司马迁笔下的“张苍文学律历,为汉名相”的赞扬了。
因此,人不可貌相,并不是人不要貌相,相反,人是非常需要貌相的。但人的相貌需要辩证地看,长相英俊,总让人产生奶油小生的感觉,而联想其意志力不够,甚或是花花公子;长相平庸,也会让人感到实实在在,让人有安全感;而长相丑陋却也会产生有内含,有品位,特别是让人产生优越感而惹人喜爱。周公就是这样,他的家族好像有这样的遗传基因,比如他那个圣人的父亲周文王有四个乳头,他的另一个历史伟人的哥哥周武王姬发眼长得位置特别靠上,甚至不抬头就以看见头顶上的太阳,因此,周公身材奇特也就正常了,而他其他几个兄弟的长相、尤其是被镇压的管叔、蔡叔、霍叔的长相却没有记载,因此,没有成为英雄而成为罪人了。所以,古人在不要以貌取相的时候,实际是在讲另一类形式的以貌取相了,不然的话,尧舜禹汤真的如描写的那样,一个有五颜六色的眉毛,一个有三个眼眸,一个耳朵长了三个孔,脚不好使,一个胳膊长了二个胳膊肘,脚不好使。这种描写真的涉嫌做广告,特殊之人,必有特殊之相貌。但一般意义上讲,人是不可相貌的,正如海水不可斗量,或者说海水不可斗量,我们应当授受荀子的建议,观看一个人的容貌体态,不如研究他的思想,研究他的思想,不如看他选择的思想方法。人品的高低与高矮、胖瘦、容貌体态无关。所以,“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因此,孔子梦周公,不是因为周公长得跟他一样丑陋,跟他一样有些非人类,而是周公有思想,是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政治家。商周交叠,短短三代人,周族就以奇迹般的速度完成了从蛮荒到文明的蜕变,给中华文明再度创造了一段良性发展时期。而这一切离不开周公。周公原本是作为政治备胎而出现在周初的政治形态中,但这个政治替补或政治备胎发挥太好了,表演太出色了,以至于其他的主演都黯然无色。说明B角不一定不如A角。由于周公的出色,使得我们在讲周初的政治,甚至在看待周初的社会影响,都无法绕开这个小个子。都无色不顶这个小个子,都不能不反思这个小子到底做了哪些事,使得这个政治备胎不仅将周初的政治送上了快车道,而且,奠定了周初的政治结构与文化框架,以至于影响到中国人三千年,至今还在发挥着影响力。周公为首的周人创立的天命观,所谓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尊卑贵贱的礼乐文化,亲疏有序的宗法制度与思想意识被几百年后他的崇拜者粉丝孔子的放大,影响了中国三千年,至今仍然发挥着影响。我们上面谈到的二次东征、营建洛邑、分封诸侯、建立守法、制礼作乐、建立天命观都是他的杰作,或者说是在他倡导与主持下进行的。孔子的所谓述而不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述周公的思想观念,述周公的礼乐文化,述周公的宗法意识。周朝正是由于德、礼、宗法和分封这四条轮子跑了近八百年或超过八百年,成为中国历史最长的朝代,也成为对中国影响最深远的朝代。不仅如此,周公主持建设的洛阳,分封的那些个国家都成为后来地望符号。其他山东称鲁、山西称晋、北京称燕等等地名都于周公的分封有关,当然,这与他在思想领域中的影响相比,只能是小巫大巫了。
儒家称周公为圣人,周公在古代享受了很高的荣誉,被看成是治国的样板,道德的典范,历史的功臣。但他也不是毫无争议的人物,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那么,周公有哪些历史遗留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