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川博物馆—不可忘却的纪念!(原创图片20幅)

(2009-08-02 19:21:20)
标签:

建川博物馆

抗战

文革(毛林)版画

汶川大地震

文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建川博物馆  中国壮士群塑广场

   

    “建川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的安仁古镇。目前已建成抗战、“红色年代”、汶川大地震、民俗四大系列13个分馆,总占地500余亩,故又称为“建川博物馆聚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博物馆大道

   

   我第一次去是2005年,当时抗战系列中的“中流砥柱馆”和“正面战场馆”已建成开放。馆长樊建川先生向我们一行作了精要介绍使人印象深刻。今年6月是第二次参观,重点观览了抗战系列和汶川大地震及部分“红色年代”、民俗分馆。

      据介绍:整个博物馆聚落共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1件。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在今年“人民网”文化频道推荐的“中国十大最应关注博物馆”中也是榜上有名。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红色年代”系列之一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红色年代”之“人民公社大食堂”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红色年代”之瓷器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文革”(毛、林)瓷版画

    

      建川博物馆是以其创建者樊建川命名。

      樊建川,1957年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曾下过乡、当过兵、任过教,还担任过政府公务员,1990年1月官至宜宾市副市长。1993年6月,为了从事自己喜爱多年的收藏而辞官经商。现任四川省政协常委、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建川实业集团董事长、建川博物馆馆长。

     作为一名参观者,在第一次到馆时我即有幸听到他的亲自介绍并与之合影留念,感到先生豪爽而儒雅,精明而睿智。而尤其可贵的是:他在个人事业成就,国家强盛承平之时,为了收藏理想毅然辞职,全身心的投入筹建博物馆。将自己收藏的文物还历史的本来面貌并向世人展示:不管是人或者自然带给我们中华民族的灾难,我们都不应该须臾忘记!而要在安宁平和中时时警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抗争和奋斗一定会迎来光明!所以在我参观博物馆的同时,除了对民族英烈先辈哲人的深深崇敬之外,也对樊建川先生怀着一份尊敬之情!

     参观建川博物馆可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我个人关注的重点还是抗战系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中国老兵手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中流砥柱”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彭德怀使用过的苏制相机(一级文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正面战场”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正面战场”馆内景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日军地图(详尽注明我国各地出产和资源)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黄浦军校桌椅实物(一级文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不屈战俘”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飞虎奇兵”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张善子画  陈香梅提字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抗战时修建新津机场跑道的碾子

     观后仔细阅读了樊建川先生著《一个人的抗战》一书,再对比多年前读过的方军先生著《我所认识的鬼子兵》等书籍,对抗日战争和其间的史实了解更深了一层:70多年前日本侵略军占东北,陷平津,攻上海,屠南京,炸重庆,血火焚城民族灾难深重,中华大地成人间炼狱,抗战的胜利是正义和民族的胜利,是何等的惨烈和不易!

     建川博物馆—不可忘却的纪念!(原创图片20幅)

     汶川大地震博物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抗震救灾实物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抗震救灾书画展

     我想:我们是幸运和幸福的,但若是将这种幸福视为普通和平常易使我们心灵麻木,或许应该去参观建川博物馆:让它厚重的苦辛渗入我们的思绪和当下有“甜味”的生活,那么每当我们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和小小的苦痛都不值一提。而应该振作起来继续前行,让生命变得鲜活和更加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