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德华给梭罗致敬

(2018-02-25 13:46:20)
标签:

文化

旅游

 

          http://s8/mw690/001Db1yZzy7irPD237Fa7&690


                                  古清生

 

我想将来也可以在茶园定一个生物多样性日,以聚集博物学爱好者来观察五彩缤纷花繁似锦的植物,从百草冲到茶园20公里山路的林缘,可能聚集两千种以上的植物。经典地带在百草冲垭口,夏天的时候,草本植物的花季到来,它们各自呈现自己的花色。此外,还有长达一公里的马先蒿花带。神农架的先民将条状深切的峡谷定名为冲,百草冲的名字已经明确了这里的植物多样性,我观察了五年,完全是一处植物地标。到百草冲种大白菜的村民告诉我,他们在此听过虎啸,看过熊迹,驱赶过野猪,偶尔见到金丝猴穿越。或许,这儿就是神农尝百草的一个重要地点。

农闲的日子读书,春节可算最大的农闲日。初一早晨,拿出爱德华先生的《生命的未来》,开篇序言《给梭罗的一封信》令我感觉新奇,一代博物学家给上一代博物学家写信,时间相隔150年,此信只有我等来阅读了。1845年,梭罗在瓦尔登湖湖畔盖起一座小木屋,在那里生活和写作,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那真是一个令来回味不已的年代。我一直想把大九湖当做瓦尔登湖,它们都是那样美丽充满神奇。两年前,和曹芳麟先生去大九湖时,还看到湖畔森林错落无序的大板栗树上,许多熊坐垫鸟巢般搁在寒凉中的枝杈。

爱德华先生于1998年7月4日,也是梭罗入住瓦尔登湖纪念日这天,组织一百多位来自新英格兰地区的博物学家,在瓦尔登湖周边以肉眼和放大镜寻找野生物种,包括动物、植物与真菌。一个趣味十足的“生物多样性日”,早晨开始行动,到傍晚进行晚宴的时候,统计一共找到1004个物种。如同往常,每看到描写这种活动的文字,心里生出向往与羡慕之意。爱德华先生对此类活动包括他给梭罗写信的目的,归纳为“我想变成更地道的梭罗主义者,以便对你,以及除我以外的所有人,更精准地解析我俩都热爱的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博物学家有趣的思维路径导引阅读者进入纵深的时间,爱德华先生说:“我现在72岁了,这么老还能和达尔文的最后一位依然健在的孙女一块儿在剑桥大学喝下午茶,感觉十分荣幸。”同时他又说:“当我还是哈佛大学研究生时,和我讨论我第一篇关于进化论文的人,正是朱利安赫胥黎,他小时候经常坐在托马斯赫胥黎的腿上,而后者正是达尔文最忠诚的门生及亲密的朋友。”引述爱德华先生这些话,我想表达,不论爱德华先生博物学领域巨大的成就,只这些经历便让凡人羡慕不已。

爱德华先生论述的生命世界,微观至无限,尤其嗜绝菌类。早年阅读他的《社会生物学》,已经获益良多,只是抱憾两栖类动物的研究难以解渴。同样喜欢久负盛名的《蚂蚁帝国》,为了阅读时印证蚂蚁的生理结构,专门买了一台电子显微镜。现在证明我的选择具有方向性正确。如果看罢蚂蚁打架,行而成文,终究只能到蚂蚁打架为止。梭罗《与禽兽为邻》的文中,详细描述一支红蚂蚁和一支黑蚂蚁部队在木屑堆上爆发激烈的战斗,有些蚂蚁被咬断触须,咬断腿和身体,伤残与死亡成片,健在者依然投入绝死的战争。爱德华先生说:“在这里,可否容我解释一下你看到的现象?那其实是一场奴隶掠夺战。奴隶贩子是红蚂蚁,学名可能叫做亚全山蚁,受害者是黑蚂蚁,学名应该是亚丝山蚁。红蚂蚁去劫掠黑蚂蚁的幼儿,说得更准确些,是去掠夺它们尚未孵化的茧或蛹。这些幼虫遭到绑架后,便在红蚂蚁窝完成剩余的发育过程,最后变为成年的工蚁。然而,由于它们本能地会接受生平中遇到的第一批工蚁为同伴,因此便会自愿被红蚂蚁奴役。想想看,就在美国最反对蓄奴的人士家门口,上演一场奴隶掠夺战。几百万年以来,这种残酷的达尔文生存竞争始终占上风,而且以后还会如此,这群受害的蚂蚁不可能等得到一位林肯,或是梭罗,或是南北战争前协助黑奴逃跑的秘密管道来拯救它们。”

我明白了博物学或者生物学知识结构的进化,这种代际前行胶织着人类文明进程。然后,人类除了知识、技术和社会结构的进化,作为生物人的自身向何处进化呢?难道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到了这一站就终止了么?不由想到我鱼池里生活着的大鲵,据知它们诞生于泥盆纪晚期,还有那些生活在神农架高山溪流中的硬骨鱼纲裂腹鱼属的古典鱼类,它们也好像不再向前走了。也许,几百万年过后,地球的生物景观才会有新一轮变迁。诚如爱德华先生提到的超级细菌,它们生活在地下火成岩3公里或更深的地方,能量来自无机化学物。不需要一般的动植物所产生的有机物质,因此它完全可以不靠地表来生存。即使所知的物种都绝种了,这些地下的微生物还是可以继续生活。时间足够久的话,例如10亿年之后,它们很可能会进化出能够移居地表的新物种,重新组合出大灾难降临前由光合作用所推动的生物世界。

然而,一切都有开始。我承认僻居神农架农耕受过梭罗的影响,或许也和我与生俱来的爱好孤寂的环境相关,却是永生不可抵达爱德华先生的知识境界。开始者是梭罗,爱德华先生在信中说:“你来到瓦尔登湖寻求人生的精义,不论在你心里认为是否成功,你都谈到了一项感触很深的道理:大自然永远能供我们探索,它既是对我们的考验,也是我们的避难所,它是我们天生的家园,它就是一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