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曙松:消费金融公司"填空" 增强推动经济增长

(2010-03-09 09:20:40)
标签:

财经

中广网 2010-03-09

    中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06分报道,北京银行全资子公司——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近日在北京正式揭牌,中国首家消费金融公司开始面向北京消费者办理业务。此外,中国银行、百联集团、陆家嘴金融发展控股公司共同出资筹建的中银消费金融公司也将于本月上旬在上海成立。

  随着这些消费金融公司的相继开业,中国首批打造试点的个人金融消费贷款业务也步入了全面运营的阶段。个人消费金融业务会不会和信用卡业务、以及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呢?中国之声连线特约观察员巴曙松:

  主持人:相较于信用卡和商业银行贷款,个人消费金融业务有哪些特点?主要针对哪些人群?

  巴曙松: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与银行业传统的消费金融业务差异较大。现有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80%以上是住房消费金融业务,消费金融公司强调的是金额较小、审批周期快,日常性的消费活动。成立单独的消费金融公司为满足这一部分消费需求提供了金融服务途径。

  主持人:个人消费金融业务会不会和信用卡业务、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最终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银行独霸天下的局面会不会就此打破?

  巴曙松:“两会”上,调结构、扩内需、降低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是代表讨论的热门题目。在扩大内需上,(促)消费是主要(途径)。首先要扩大消费能力,一方面是提高收入水平,另一方面是提供金融服务。中国居民储蓄非常高。汽车、住房信贷以外的消费金融服务,能够弥补现有消费金融领域服务的空白,一方面给金融业提供新的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也给扩大消费能力提供了新机会。

  主持人:在消费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消费金融业务的最大市场份额往往由非银行金融机构占据。消费金融公司设立的主体也主要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的消费金融业务会不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巴曙松:西方的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是大规模零售商、生产商的延伸,是自然衍进过程。这些(非银行金融机构)熟悉业务,在与客户的日常交易活动中产生(消费金融)业务。

  中国从金融业起步做消费金融,有风险控制能力、资金来源及贷款管理专业人员。从发展趋势看,在以银行为主体的消费金融公司积累经验之后,应该逐步推进到更多发行主体,加快消费金融业务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W020100309333780051218.gif增强推动经济增长" />巴曙松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