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霍金的谦逊和周国平的“谦逊”

(2006-10-19 01:46:58)
分类: 可以兴,可以怨

 

 

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访谈节目,是哲学家周国平与主持人杨澜对坐聊天。他们说到爱情婚姻什么的,又说到孩子。杨澜问周国平,“您的女儿有没有提出什么您回答不了的问题?”这个提问非常好,它好就好在像一架云梯,可以把哲学家和他的女儿同时带到高处。果然,周先生微笑着、带着一点余意未尽的惊奇说:“有啊!她问我,什么是时间?我就回答不上来。”杨澜也扬了扬眉毛,礼貌地表示出性质相同的惊奇。

一个孩子问一个哲学家“什么是时间”,对于孩子和哲学家父亲来说,都富有意味。当然,更有意思的是,哲学家机智地、尽可能谦逊地表达了对这个问题的无知。如果周国平先生真的给出了一个什么答案,不仅他女儿会失望,相信杨澜和我等电视观众同样会失望。一个答案,无论正确与否,都会让这个桥段丧失戏剧性。哲学家暴露自己对常识的无知,没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事情了。

 

今年七月,英国物理学家霍金通过网络向全世界网民提了一个问题:“在一个政治、社会、环境都很混乱的世界,人类如何走过下一个100年?”两个多月之后,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也不知道,所以我才提问。

用一种英国式的狡黠,霍金表现出作为科学家的谦逊。

霍金是个传奇般的科学家,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见解,经常让教皇都感到紧张,因为他的大爆炸学说显示,在宇宙创生的过程中,上帝其实是碌碌无为的。在大爆炸奇点之后,宇宙就按照物理定律开始运转,即便存在着一个上帝,他也只能始终拢着袖子在一旁看戏,他老人家在宇宙中甚至连一个像样的座位都没有。

对于霍金这样一个研究宇宙创生和时间起源的科学家来说,一百年比他费力地眨一下眼皮还要短暂,他为什么要关心这个呢?为什么他竟然不知道答案?也许,他真的对人类文明存在困惑,又或者,他试图以这种提问的方式警醒世人。

当然,免不了,即便如霍金般富有智慧,他的提问也带有一点做秀的意味。

 

霍金很好地回答过“什么是时间”,用他的《时间简史》一书。假如周国平先生读过这本书,他一定会给自己的女儿一个答案,即使这个答案不能得到孩子的认同。周先生在时间问题上的缄口不言,与他的知识背景有关,也与中国的教育缺陷有关。文理分家的短平快教育制度,让中国知识分子被人为地分成两个体系:科学工作者和人文学者。他们之间鸡犬不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都害怕进入对方的阵营,以免露出马脚。很少听说哪个哲学家懂一点物理学,也从没听说哪个数学家写过一行诗。大概也出于这个缘故,科学的求真冲动,与文学艺术的求美本能,总是无法在中国人的身上得到良好的融合。

很难想象的是,如果不能跟踪了解物理学的最新进展,哲学家还怎么可能思考那些终极问题,世界的意义与灵魂的归宿之类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断言当代中国没有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没有错的。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局限眼光诠释西方经典,却不可能提出独特深远的个人见解,这不是他们的错,是中国教育的错。

所以我不责备周国平先生。在启发一代代少女的心智和情操方面,他实在已经竭尽所能了。

 

2000年冬天,我在剑桥见过霍金一次。在用一个景泰蓝花瓶讨好他之后,在他家门口苦苦等候半个多小时之后,霍金和他的轮椅终于进入我的视线。那个瞬间,我的确是震撼的。一个残缺的身体,和一个无法比拟的思想,那样不和谐地出现在阴沉的华滋华斯巷。除了敬畏,实在无法用别的字眼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

像周国平先生一样,我所受的教育也是地道而正统的文理分家教育,对物理学的了解仅限于阿基米德定律,但在拜谒霍金之前,我至少半懂不懂地读过两三遍《时间简史》,基本上能用想象的方式去理解,宇宙、世界、上帝、灵魂等等在霍金的脑子里是什么样子。尽管如此,站在霍金面前,我仍然感觉自己是个残疾人,因为,虽然我对世界抱着如此强烈的兴趣,我这一生却已经不可能明白什么是波粒二象性,不懂得黑洞为什么那么黑。这是一种深沉的痛苦。

因为霍金十分讨厌记者,我只好以一个中国作家的身份向霍金表示敬意。霍金连眼皮都没眨一下,虽然他喜欢长城,也喜欢烤鸭。

 

在剑桥大学应用数学与理论物理系的传达室里,一个脸上好象长有雀斑的英国姑娘告诉我,他们经常收到来自中国的论文和信件,都是要和霍金探讨宇宙起源问题的。回国之后,我也收到过河南一位工程技术人员的长信,向我系统讲述从爱因斯坦到霍金是如何在物理学方面犯错的,甚至连信封的背面都列满了复杂的公式。对此,我多少有点啼笑皆非。

 

霍金活不了几天了,他所期待的大统一理论似乎也没有指望,但他仍然忧心人类的未来。这样的情怀,似乎只能用诗歌(一首严谨而忧伤的十四行诗)或一首大提琴曲来比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