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可以兴,可以怨 |
那不是一条流浪狗,它长得很精神。我在西五环看见它的时候,被吓得一哆嗦,因为它在最里侧的快车道上奋勇逆行,就像一个疯狂的、愤世嫉俗的摇滚歌手。如果不是在白天,我的注意力又高度集中,一定会出现悲剧性的后果,要么是我急打方向盘,和别的车撞在一起,要么就从它身上碾过。更大的可能是前者。我把车开到应急车道,给122打了个电话,也不知道交警最后有没有把那只狗从西五环上带走。
曾经有个驾车人,夜里在六环开车,车速很快,可不知从哪里蹿出来一只猫。司机想躲开那只猫,结果他的车翻了。猫好象没事,他死掉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始终想不通那只小狗是怎么跑上西五环的。北京人都知道,五环全程几乎都是高架,车速很快,再疯狂的人也不会到那里遛狗去。那条小狗满怀激情、决无迟疑、全力奔跑的样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好了,不说狗了,还是说开车的事。前面那篇追尾的故事贴出来之后,很多朋友都指责我开车不够谨慎小心,他们说得很有道理。开车在路上,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否则对人对己都会有害。不过,还是有两个问题。一是交警的处罚显然是错误的;二是在北京城里开车,很难始终做到全神贯注,因为很多时候堵塞情况之严重,几乎逼近了驾车人所能忍受的精神极限。车流望不到尽头,每五秒钟就要做一回起步停车的动作,所有的车都试着往别人前面挤,那种混乱、艰辛、搏杀的场面,很容易就把一个清醒的人搞得精疲力竭、神思恍惚。
我有一个同事,平时身体很好,某天开车在路上,突然四肢麻木,整个人仿佛飘在了空中。他赶紧把车停在路边,休息了一会。等到再开的时候,又出现了那种症状。他去医院做心脏检查,移动心电图都做了,查不出任何毛病,但从此就是不能开车。在我看来,他的问题肯定不是出在心脏,而是被北京的路况折磨垮了。
北京交通状况之所以这么差,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规划土老冒,以为修几条环路,就能把车流都吸引到那上面,却没想到环路一到高峰就成了死路。二是管理不善,虽然这几年交管部门上了不少设备,数千个摄像头遍布城乡,但管理水平还是没跟上。举个小例子,北京环路的一些立交桥下非常堵,为什么呢?因为有人把桥下的空间封起来做买卖,却不舍得多开一条调头车道。三是法规不健全,信号灯、标志标线的设置比较随意,交警工作作风有待改进,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北京交通罚款数额之高,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每年几个亿的罚款,都是开车人的血汗钱啊,难道司机真的宁愿罚款也不想守规矩吗?显然不是。很多时候,违章是被逼出来的,或者是被管理陷阱给套住了。比如说西客站,早晨的时候总是堵得严严实实,车辆很难注意到实线,但只要你压了上去,高处的摄像头就把你拍了下来。又比如东二环东四十条桥西北处,老有警察在那里守株待兔,因为那里有一条很长的分道线,不容易察觉,车辆并线稍不及时就会压上去。我就奇怪,警察有那工夫老是等在那里罚款,为什么不找一桶黄油漆把线划得醒目一点呢?还有西外大街的低槽路段,路况其实不错,但限速50,因为那里面死了几个人,比如说牛振华。限速过低必然容易违章,也造成了道路资源的浪费,导致了人为的拥堵。交通管理部门为什么不想别的方法提高安全性呢,比如多安几盏灯,提高下面的照明度。很显然,以罚代管的观念在交管部门还是根深蒂固。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市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整个社会没有建立起一种汽车文明,人车争路的情况很普通。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很普遍就不说了,那事儿似乎谁都管不了。在北京开车的状况,最能印证纳什的囚徒困境,那就是谁都不跟别人合作,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要么在快车道上晃晃悠悠,要么见缝就钻见车就超,结果谁都没有从中获益。
很难想象,以现有的城市管理水平,两年之后的北京会是什么样子。那几条地铁线能够包治百病吗?我看玄。是不是要禁止所有的市民开车,才能确保奥运会的畅通呢?很有可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