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联盟成立,产业化还有多远?
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解码标准,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近期好消息不断:
2007年5月,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国际电联ITU-T FG
IPTV第四次会议上,中国提交的关于IPTV架构的文稿、AVS编码标准,都进入了FG
IPTV的工作文档,成为IPTV业务可引用的视频编码方案之一。不出意外的话,随着2007年年底FG
IPTV工作的结束,AVS将成为ITU-T的标准草案。
从AVS的应用领域来看,继中国网通的IPTV采用AVS后、移动电视CMMB也已经决定使用AVS。
作为业内人士,曾参与过几个国家标准的制定,可以说AVS标准组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最专业、最敬业的几个标准组织一,作为AVS标准组的组长,高文老师的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更让人钦佩。
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解码标准,AVS的运气也实在不错,2006年10月29日鑫诺二号成功发射升空,很多人都认为AVS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由于鑫诺二号出现技术故障不能正常运营。又为AVS带来了两年的准备时间。
如果直播卫星发射运行成功的话,由于当初AVS的产业化远没有成熟,也便失去至少暂时失去了直播电视这个巨大的市场,直播卫星的发射失利虽然推迟了中国直播卫星的使用,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却为AVS争取了更久的产业化时间。
阻挠AVS产业化的因素主要是支持AVS的芯片组设计没有跟上产业化的步伐,目前已经有宏景和龙晶在研制支持AVS标准的解码芯片,正在参与研发的还包括上海展迅、宁波中科、美国博通等公司。编码器已经有上广电和联合信源公司在开发,并都有较成熟的产品推出,上广电除了开发出AVS编码器产品外,还开发出了MPEG-2到AVS的转码器产品。美国的专业编码器厂商ENVIVIO计划今年推出专业编码器产品。
不过也应当看到虽然有众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参与了AVS编解码的开发,但真正参与的国际知名企业并不多,前些天见到一家著名台湾IC设计公司的老总,也表现出对AVS强烈的兴趣,不过对是否近期内启动AVS产品的开发还是拿不定主意,对未来AVS的前景也缺乏必要的信心,获得信息的渠道冶金限于新闻报道,也就是说众多的国际知名集成电路企业虽然对AVS的非常关心,但大都处于观望阶段,如何吸引并说服国际知名集成电路企业加入到AVS阵营应当是AVS联盟及工作组下一阶段的重点。
之所以在意国际知名集成电路企业是因为他们的加入才能真正代表了业界对AVS的认可,国际化公司一般都具有产业化成功的经验,对于保证AVS的产业化成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AVS在国际上的推广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的几家AVS芯片提供商都可以提供评测用的样片,并不表明已经产业化,更不说明产业化的成功。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用标准、三流的企业搞制造,这几年国家推行标准化战略,WAPI、TDS-CDMA、闪联、数字电视等等,都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应当说AVS有着其他标准没有的机遇,距离在中国及世界上大规模推广也有着其他标准没有的机遇,希望能高老师及AVS能抓住此次基于,为其它的标准树立典范。
天道酬勤,AVS已经有了很好的开始和运气,但愿明天会更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