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月前在深圳某互联网公司面试的对话笔录(节选)

(2006-03-30 12:48:52)
分类: IT评论
时间:2006年2月14日
地点:深圳南山区科技园菲XX大厦

问题:

1.你对Web2.0怎么看?

答: Web2.0只是一个宣传意义上的东西,企业自身的产品设计不应该强调Web2.0的概念。应该注重的是产品本身交互性易用性的提高。现在国内外所谓 Web2.0成功了的,都是在内容和站点与用户,用户与用户的交互上设计了许多便利的功能。用户可以将WEB2.0看作一个里程碑,但是产品的设计者或许 应该更多的去研究这些产品与之前应用共同的地方有了哪些有意义的改进。传统意义上的网络公司收购Web2.0主要着眼的还是用户,以及服务与主业之间的从 属关系或补充关系。比如Google投资Chinabbs的出发点,大概就是论坛搜索功能。将来或许会有类似News.google.com的论坛新闻门户。(现在的Google Groups功能还比较弱)

2.你对千橡收购DONEWS怎么看?

答:Donews作为国内最大的IT新闻从业人员和IT爱好者的社区,被千橡收购,可能有以下几个意义。
 
  • 弥补Mop网友构成平均年龄偏低的弱点
  • 为千橡中长期的收购和投资举措搭建一个平台,吸引人气。
  • 将来如果有机会上市,可以间接为其增加媒体吸引力,这样对投资关系者管理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

Donews创始人liurenKeso的号召力和对IT从业人员的凝聚力会在很多方面帮助千橡逾越与业界沟通和其它扩张过程中人的障碍。

3.你对blog现象怎么看?如果它将成长为下一个热点,那么它有哪些可能的盈利模式。

答:我觉得Blog最终不会成为一种主流的东西,只能是其它网络传播途径的强力补充。

原因分析:

因 为网络写作者在人群中分布的比例应该是固定的,而这些人的网文能够受欢迎的比例,按照统计学来说,又是一个固定的值(很小)。也就是说其实以草根文化为思 想指导的BLOG精神,到最后还是个别“非草根”起着超过80%的作用。我觉得BLOG的其中一个层面应该被看做是一个媒体扁平化特征的载体,另一个层面 则是一个使用者日用用户交流的工具。

那么现有的模式中:有两种是比较典型的,一种是新浪模式,一种是MSN SPACE模式。

  1. 新浪模式的名人Blog可以吸引读者,原因就是他收罗的写手们都是万种瞩目的,扁平化的媒体可以让他们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近。想想一块磁铁和一块铁,越近吸引力就越大。而大规模的名人BLOG群落则可以成就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最近凤凰网的主播Blog也是这样的思路
  2. MSN的模式不追求单个BLOG的关注度,它以日记本或者相册的方式来呈现。注重的是对已有IM软件交互功能的有益补充。就业务的地位来说,应该是从属于IM的一个辅助功能,同时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为该业务本身赚取利润。

盈利模式:最普遍的应该是网络广告,该类型的盈利工具应该放在大众关注度较高的BLOG上。除此之外,可以利用电信增值业务,如短信,彩信,语音,甚至以后3G的手机移动互联网功能来为日记型和交流型的BLOG增加盈利的机会。

PS:面谈的时候说的条理不是太清楚,语言整理了一下,但主要内容没有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